備受關注的楊議拜師一事,已經在5月18日這天,轟轟烈烈地落下了帷幕,只是結果比較出人意料。
不得不說,楊議是玩流量高手,他偷偷地更換概念,愣是把炒作多天的拜師儀式,變成了自己的收徒儀式。
話說楊議偷換概念,拜師儀式變收徒儀式,楊議和侯寶林的故事,也就此要告一段落,一場鬧劇也該收場了。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就在楊議拜師儀式,變成收徒儀式的時候,互聯網突然刮起歪風,矛頭也直指北京德云社。
之所以矛頭針對德云社,無非就是夸獎楊議,摒棄了過去的封建陋習,為同行做出了表率,德云社倒成了反面教材。
其實所謂的反封建陋習,無非就是拜師儀式,在楊議的收徒儀式上,首次取消了引保代,可是這些真的重要嗎?
北京德云社的拜師儀式,是嚴格遵循相聲傳統,如果我們對傳統的東西反對,那么相聲也是傳統的一部分。
改革創新無可厚非,世界一直在改變,中國也一直在變,正是在改革創新大潮中,中國的經濟才快速發展。
我們支持各行各業創新,但是不支持偷換概念,更不支持為了創新嘩眾取寵,玩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經歷了將近兩百年的正常發展,傳統相聲發展遭遇瓶頸,楊議改革創新我們大力支持,只是創新的側重點需要轉變。
楊議作為一名優秀的相聲演員,如果真的想改革創新,應該從相聲作品表演形式下手,而不是拘泥于拜師儀式。
退一萬步來說,你楊議既然要打破陋習,干脆就來一場徹底的革命,不要玩拜師收徒儀式,直接徒弟變成學員不就行了。
既然你還在熱衷于收徒,就說明改革創新不徹底,這種又破又立的創新手法,真的能引領相聲健康發展嗎?
人生必須要有所取舍,不能當婊子還想立牌坊,不能說著摒棄封建陋習的話,又做著封建陋習的事情。
談到傳統相聲界的陋習,其實并不是拜師儀式,而是同行相輕手足相殘,楊議要想真有一番作為,不妨從這個方面下功夫。
楊議完成了收徒儀式,也實現了實質性跨越,他可以聯合北京德云社,共同為相聲發展做貢獻,也能為相聲祖師爺開枝散葉。
在培養新學員方面,德云社有成熟的體系,楊議雖然很有相聲才華,但他畢竟精力有限,很難有時間調教徒弟。
楊議平日里非常忙碌,他要自己揣摩相聲,還要搞網絡直播帶貨,他就算有三頭六臂,也應付不了這么多工作。
既然德云社有成熟體系,楊議又熱衷于改革,不妨把徒弟交給德云社,德云社總教習高峰,一定會把他們培養成才。
不但能把他們培養成才,還能捎帶著解決工作,只要徒弟們是說相聲的料,完全可以在德云社舞臺演出。
當然無論他們身在何處,都不要忘記自己師父,他們的師父永遠是楊議,楊議這個改革先行者,想來不會有太多意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