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記者 蘭楠
成效
●航空救援——已開通即報即飛航空救援航線23條,設置起降點25個。截至目前累計執飛403次,運送患者394人,飛行總里程4萬余公里
●農業植保——今年以來完成飛防作業7000余畝,航空植保統防統治效果較農民自防提升了10%至20%,農藥使用量減少20%至30%,降本增效約200萬元
●消防應急——攀枝花市消防救援支隊培養無人機飛手50余名,攀枝花市森林消防支隊培養無人機飛手16名,為各類火災撲救、搶險救援提供空中支援
目標
力爭到2030年
●全市將建成通用機場1個,低空管控服務中心1個,起降場所70個
●開通短途運輸航線5條,低空旅游航線3條,無人機航線20條
●打造10個低空標桿應用場景,3個低空經濟產業園,集聚企業40家以上
“規劃50×60米芒果樹地塊,飛行高度5米,實施農藥噴灑。”5月12日,一場關于農業植保的無人機實操考試在米易縣進行。10多分鐘后,考生雷飛將無人機穩穩停下,獲得95分的實操成績。
近日,無人機培訓在攀枝花有點火。去年底召開的攀枝花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將低空經濟明確為9個重點建設產業生態圈之一,加快入局低空經濟領域。政策層面動作頻頻,在攀枝花引爆新風口,也改變了當地不少人的職業走向。
無人機快件運輸現場。 湛璐霜 攝
傳統職業長“翅膀”
雷飛是米易縣白坡彝族鄉核桃坪村的村民,原本在外地工作。2023年,他考慮到父母年事漸高,家里100多畝芒果地都是坡地,管護起來難度較大,決定回鄉務農。但爬上爬下的農活,對雷飛來說同樣是不小的負擔。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外出辦事路過張門扎村時,看到一架無人機在給田地噴灑農藥。“那場景讓我眼前一亮。”雷飛開始多方了解農業無人機的主要功能。“包括播種、施肥、打藥、消毒……只要跟播撒、噴灑場景適配,都能用無人機。”他下定決心要學習無人機操作。
雷飛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1畝地打藥的人工費是20元,每打一次藥,就要支出2000多元。”而現在,不僅把這筆錢省了下來,還節約了時間成本——人工打藥要花4天左右,無人機只需要半天時間。
同樣被無人機改變工作方式的,還有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朱蘭鐵礦分公司的古良兵。他在朱蘭鐵礦工作30多年了。近年來,攀鋼集團不斷推動產業向智能化發展,以朱蘭鐵礦露天礦采場生產為應用場景,率先在國內冶金礦山行業探索5G遠程采礦。
“以前礦山測量、巡檢都需要進入礦區,技術人員飽受高溫、噪聲和灰塵的困擾,而且朱蘭鐵礦經過50余年的開采,露天采場空間收窄,臨邊坡作業多,雨季很容易出現滾石和滑坡,不安全因素增多。”于是,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將古良兵等12人送去學習無人機操作。現在,古良兵坐在辦公室里,通過電腦規劃好線路,無人機就能自動完成測量、巡檢等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保障了大家的人身安全。”
飛手操作無人機吊裝施工材料。湛璐霜 攝
豐富場景是關鍵
低空經濟的發展,影響的不只是雷飛等人的職業生涯,還有更多攀枝花人的工作和生活。
5月13日上午,會理市黎溪鎮的郭某某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考驗。當天,他駕駛摩托車時不慎摔成重傷,大量泥沙嗆入氣道,呼吸幾乎停滯。命懸一線之際,攀鋼集團總醫院的空中救援直升機呼嘯而至。“開車2小時的路程,直升機只用了13分鐘。”攀鋼集團總醫院醫療副院長易正金說,因為送醫及時,醫護人員用90分鐘的緊急搶救幫郭某某搶回一條命。
在攀枝花市東區,一架無人機帶著郵政包裹起飛,最終降落在鹽邊縣共和鄉。當地開通了無人機快件運輸航線:龍密路郵政分揀中心—瓜子坪—小攀枝花—務本—紅果—鳡漁—共和老中心校操場,航線全長超150公里,飛行高度超海拔5000米,將運輸時間從原來的5小時縮減至1小時。
在攀枝花市西區,四川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教育小徑改擴建項目現場,一架重載無人機掛載著重100多斤的施工材料,從小徑起點的停車場緩緩起飛,順利將材料運送至山中的施工區域,往返用時僅5分鐘。
在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魯靖看來,應用場景豐富是攀枝花發展低空經濟產業生態圈的“關鍵一招”。
魯靖介紹,攀枝花一方面有著獨特的山地河谷地形,豐富多樣的氣候條件,另一方面有較為獨特的現代工業體系和豐富的礦產資源,所以在無人機物流、農業植保、航拍測繪、智慧礦山、精細化巡檢測等領域有著豐富的應用場景,為低空消費市場的拓展,以及低空制造業融合發展奠定了基礎。
學員學習使用應急消防無人機。 受訪者供圖
找準錯位“小切口”
以2030年為目標期限,攀枝花確定了打造“70個起降場所”“10個低空標桿應用場景”“3個低空經濟產業園”等目標。目前,在航空救援、農業植保、消防應急等領域,當地低空經濟發展成效已經初步顯現。
患者通過“空中120”轉運至攀鋼集團總醫院。 受訪者供圖
截至目前,攀枝花“空中120”累計執飛403次,運送患者394人。農業植保方面,今年以來已完成飛防作業7000余畝,降本增效約200萬元。攀枝花市消防救援支隊、攀枝花市森林消防支隊培養的無人機飛手,在各類火災撲救、搶險救援中發揮著災情現場監測、救援車(船)領航及救援物資運輸等積極作用。
不過,低空經濟鏈條很長,短時間很難面面俱到,攀枝花如何結合自身實際找準“小切口”,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錯位發展、提速超車?
攀枝花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地將依托先進材料、清潔能源等產業基礎,逐步切入低空經濟產品制造領域,引育氫燃料電池、通用航空器、氫動力無人機等產業鏈。其次,結合山地河谷地形,拓展無人機物流配送、低空旅游等低空特色應用場景,培育應用市場。此外,攀枝花還將拓展低空公共服務在森林草原防滅火、應急搶險、醫療救護、農業植保、航拍航測等方面的應用。
對低空經濟迅速發展中的人才缺口,攀枝花已有準備——除了鼓勵扶持相關培訓機構外,攀枝花還鼓勵當地職業學校開設無人機操控與維護、無人機應用技術、航空攝影測量、低空物流、低空運動等低空經濟專業群,覆蓋低空經濟上、中、下游領域的研發制造、飛行服務、場景應用等全產業鏈,為地方培養更多適配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