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 “中國最美公路” 的獨庫公路(G217 獨山子至庫車段)全長 561 公里,沿途匯聚雪山、峽谷等多樣地貌,“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獨特氣候在此盡顯。作為新疆交通網絡核心動脈,它兼具國防、經濟、生態等多重戰略價值。
受氣候限制,獨庫公路通常只在每年6月初至9月底開放,長達數月的封山期嚴重制約南北疆經濟協同發展。為此,全長約 400km 的獨庫高速建設迫在眉睫。飛馬機器人隨同勘察設計單位在天山地區開展了為期十天的航測工作,積極投身獨庫高速這一重要 “天路” 的建設。
本次測區主要位于天山溝谷,深入無人區腹地,平均海拔 2800 米。這里地形險峻,海拔落差達 2000 米,遍布冰川深谷、彎道與交錯縱橫的 V 形峽谷;天氣寒冷多變,陰晴不定,大風、雨雪頻繁,峽谷內氣流紊亂;地面交通艱難,道路涉水、傍山,泥濘坑洼路段頻發;復雜地形與惡劣環境,給航飛作業帶來巨大挑戰。
右滑動查看更多
面對復雜地形及高海拔嚴寒環境作業難題,飛馬機器人技術團隊以創新思維和硬核科技制定整體解決方案。鑒于測區南北地理條件差異顯著,傳統單一機型難以高效完成勘測任務,因此,針對南北測區不同特點,飛馬機器人技術團隊采用D20多旋翼與V10復合翼無人機雙機協同作業模式。對于交通便利、面積較小的南側區域,由 D20 負責精準測量近處地形;而測區北側區域距離遠、面積大,V10憑借長續航優勢,在距離home點17km處設置起降點,遠程航攝大面積測區范圍。雙機共用 DV-LiDAR10 載荷,結合仿地飛行和多源傳感器融合技術,完成核心標段高精度地形數據采集,為項目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飛馬機器人技術團隊在現場作業
在航飛過程中,D20與V10無人機展現出了卓越、可靠的性能。高原地區天氣瞬息萬變,D20需搶抓天氣窗口作業,在無網絡信號的情況下,采用PPK方式確保數據精準。而V10在兩側為懸崖峭壁的溝谷中,在地面風速達7、8m/s時,技術團隊精心選址河灘,平整場地后成功讓其扛風起飛。盡管遠端受山體遮擋會失聯,但憑借出色的性能與合理設置,依然圓滿完成任務。無論是D20應對復雜地貌與多變天氣,還是V10克服強風與遠距離作業,都彰顯了飛馬無人機在極端條件下的強大適應能力與高效作業水平。
D20無人機航測現場
V10無人機航測現場
在數據處理環節,借助升級后的無人機管家智激光軟件,可快速解算軌跡、一鍵平差優化,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經處理后,平均點密度達30個/每平方米,滿足項目需求,為后續工作提供了精準、可靠的數據支撐 。
正射成果
點云成果
獨庫高速作為 “搞活天山”、貫通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關鍵工程,承載著新疆交通發展與區域協作的重要使命。在這條跨越天山南北的交通動脈建設征程中,飛馬機器人以D20多旋翼、V10復合翼無人機的雙機協同,破解復雜地形測量困局,同時借助無人機管家智激光軟件升級,高效輸出高精度數據成果。從崎嶇山路間的無畏飛行,到云端數據的精準解算,每一個環節都彰顯著無人機技術賦能基建的強大力量,為獨庫高速建設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也為打通南北疆、推進 “一帶一路” 建設注入科技動能,助力這條新時代的 “天山脊梁” 早日崛起,成為連接區域發展、推動經濟騰飛的黃金通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