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華僑報》記者 喬聚
2025年5月17日,由東京外國語大學岡田昭人研究室、一般社團法人中日教育研究學會、千代田教育集團共同主辦的“中日基礎教育現狀與展望研討會暨2025年研究大會”在東京外國語大學府中校區(qū)隆重召開?;顒拥玫搅酥腥A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大使館教育處、留學生教育學會、一般社團法人早稻田教育研究所、日本語溝通學會、中國湘湖未來學校、UNIV.CAMBRIDGE JAPAN ACADEMY、一般社團法人國際教育機構評議會、東京地區(qū)學友會、第一葉株式會社的后援支持。來自中日兩國的專家學者、教育機構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基礎教育的發(fā)展現狀、教育理念革新及未來走向展開深入探討,為推動中日教育交流與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
東京外國語大學岡田昭人教授主持了研討會。大會伊始,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大使館教育部公使參贊杜柯偉致開幕辭,對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基礎教育是教育體系的根基,是人才培養(yǎng)的起點,是塑造青少年價值觀、人格與思維方式的關鍵階段?;A教育在促進跨文化理解,促進民心相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高度評價了中日兩國在基礎教育領域長期保持的良好交流與合作,并鼓勵要將這種交流與合作持續(xù)發(fā)展下去。
在主旨演講環(huán)節(jié),開成高中的校長野水勉教授以《日本基礎教育的現狀與課題》為題,詳細介紹了日本基礎教育制度的歷史沿革與現實狀況,涵蓋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制度的變遷以及學生學力的綜合評價。
野水勉教授特別提到開成中學校及高等學校如何憑借“質實剛健、自立自主”的教育理念,連續(xù)多年在東京大學錄取人數上位居日本第一,成為精英教育的代表。
來自中國的湘湖未來學校名譽校長、研究員葉翠微則以《中國基礎教育的革新與未來展望》為題,通過三個引人入勝的“杭州故事”,展示了中國基礎教育與科技、文化、社會的深度融合。
第一個故事——“杭州六小龍”,聚焦六家以人工智能、腦機接口、機器人和三維數據技術為核心的科技企業(yè)(包括Deepseek、宇樹科技、黑神話、強腦科技、云深處科技、群核科技),展示科技如何重塑中國未來教育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第二個故事講述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的“雙峰現象”——“院士現象”與“才俊現象”,通過培育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與多樣化學生發(fā)展路徑,體現出中國名校在多元成才理念上的探索。
第三個故事則呈現湘湖未來學校推崇的“六大教育理念”:大體育、大藝術、大閱讀、大科創(chuàng)、大社團、大自然,旨在將理性教育與人性成長相結合,形成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交融的教育理想藍圖。
大正大學地域創(chuàng)生學部地域創(chuàng)生學科、原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研究科資深教授牧野篤以《如何理解陶行知教育思想》為題,從陶行知的生平、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意義、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構成、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形成的特征等四個層面深度拆解了“愛”與“民主社會”的關系,為中日基礎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理論注解。
中日教育研究學會會長、日本帝京科學大學教授呂曉彤以《“教”與“育”的關系》為題,介紹了日本普通教育與精英教育的區(qū)分及發(fā)展現狀,她倡導要培育學生“生存的力量”,就需要“德、智、體”全面發(fā)展。
早稻田教育研究所理事王智新教授則是在分享中提出了“Society 5.0”社會構想下的教育新理念。他表示未來的教育應該通過遠程設備開展,這樣可以消除由于時間或者距離導致的學習方面的限制。同時可以通過學習數據的分析,提供貼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個性化定制教育。其次還要打破文理分科的壁壘,以STEAM的概念跨學科進行項目型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最后是要進行學習經驗知識的共享,培養(yǎng)學生再創(chuàng)造的能力。
千代田教育集團會長栗田秀子在分享中深入分析了日本教育體系的核心優(yōu)勢,并就如何借助日本教育體系培養(yǎng)在日中國留學生提出建設性建議。她介紹,千代田教育集團自創(chuàng)辦二十多年來,始終專注于中日之間的語言教育與國際教育交流。集團目前已構建起一套覆蓋廣泛、結構完整的教育體系。旗下包括中日合作班、日本語言學校、專門學校以及海外大學日本分校一條龍終身教學體系,力求為在日中國人以及赴日留學生提供系統(tǒng)化、一體化的教育解決方案。在具體業(yè)務方面,千代田持續(xù)推出短期游學研學項目、中長期留學服務,同時也積極探索“產學研”融合的多元教育路徑,努力拓展教育服務的廣度與深度,為中日人才培養(yǎng)與交流合作作出自己的貢獻。
劍橋大學日本學院CEO、“思考日本醫(yī)療的未來”研討會會長尾尻佳津典則簡要回顧了該學院的成立背景與發(fā)展現狀,強調了跨文化教育在全球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
本次研討會吸引了包括臺州市書生中學的陶仙法校長、許麗校長助理、陳玲女董事長助理;臺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潘婭紅老師;龍游初陽學校劉禾秋校長;紹興國杰實驗學校陳杰副董事長;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杭州學校高中融合部李淵校長、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杭州學校趙明;湘湖未來學校趙海峰副校長、周星辰團委書記;福州市耀華高級中學張鳳華理事;千代田福建事務所魏華蘋所長在內的眾多中日教育機構和教育人士參加,這不僅是一次教育理念的交流,更是一次跨文化合作的深度碰撞。與會代表普遍認為,中日基礎教育雖在體系與文化背景上各具特色,但在面向未來教育的創(chuàng)新與合作方面潛力巨大。
大會的成功召開,進一步深化了兩國教育界在理論研究、人才培養(yǎng)、教育改革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也為推動中日教育關系邁向更高水平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