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的一天,全國政協副主席鄧兆祥受邀來到胡奇才將軍家中做客。
胡將軍這次邀請他,除了敘舊外,還是希望對方能解答一下困擾他多年的疑惑。
面對這個昔日的敵人,胡將軍緊緊盯著他的眼睛問道:“當年你一炮打掉我一個連,為何中途忽然跑了?”
聽了這話,鄧兆祥不由一愣,他的思緒再次回到了幾十年前……
大戰前夕
1948年,東野經過夏季、秋季、冬季三次攻勢作戰,成功占領了東北大部分地域,并將衛立煌軍團55萬人分割包圍在長春、沈陽、錦州三個互不關聯的地方。
在這種情況下,毛主席以高遠的戰略眼光判斷:東野已經具備打大規模殲滅戰的能力,可以發起遼沈戰役。
隨后他便向四野發去電報,表示總體戰略的第一個目標應該是攻克錦州。
當時有不少人疑惑,我軍兵力都排布在長春附近,明顯打這里更方便,主席為何非得繞遠呢?
其實這就體現了主席的高瞻遠矚。先打錦州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
此地位于東北與華北的重要關口,先打這里可以造成“關門打狗”的形勢,既能阻止華北之敵北上支援,又能攔截東北之敵向南逃竄。
攻占這里,才是全殲東北守敵的前提條件。
命令一下,戰士們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
不過我軍也并未輕敵,敵軍雖然處于下風,但他們的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我軍要想攻克錦州,除了要準備充足的兵力進攻外,更重要的是阻擊前來支援的敵軍,防止他們在錦州摻一腳。
于是敵我雙方便全都將目光放在了一個重要的位置——塔山。
這里位于錦州與錦西之間,是我軍阻止國民黨馳援錦州的唯一制高點。
可以說,誰掌控了塔山,誰就掌握了戰斗的主動權。于是一場慘烈的拉鋸戰便在這里拉開了帷幕。
老蔣這邊緊急組建了“東進兵團”,總共11個師共十萬余人,由侯鏡如指揮,命其從錦西、葫蘆島經過塔山馳援錦州。
除此以外,他們還動用了飛機與軍艦,構成了陸??杖轿蛔鲬鸬膽B勢。
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東野總部也親自點了胡奇才的將。
此人是四縱副司令,曾在新開嶺戰役中,創下東野以八個團全殲敵軍一個整編師的先例。他勇猛的作戰風格以及出色的作戰謀略都深受東野首長賞識。
胡奇才收到命令后,立即來到陣地前沿勘察地形。
這一看不得了,塔山竟然不是他們想象的延綿起伏的高山,而是一個僅有百余戶的村莊,并且地勢平坦,無險可守。
這就意味著,我軍失去了運動防御的優勢,只能與敵人硬碰硬。
胡奇才也做下嚴令:要像一顆釘子一樣穩穩扎在塔山,絲毫不能后退!
不過,在了解了部隊的具體部署后,他便又發現了新的問題。
慘烈的一仗
當時負責主攻的12師將主要的防御力量都放到了塔山的山包上,而位于公路線的塔山堡卻只有一個連駐守。
胡奇才便立即將師長江燮元找來,讓他重新部署,將大部分兵力都放到塔山堡上。
一般來說,12師這樣的安排是合理的,阻擊戰就是要守住戰場的高地。
不過在胡奇才看來,這個山包太小,并且位于山包一側,如果敵人直接繞山而行,沿著公路直撲錦州,那我軍也就失去了阻援的作用。
就這樣,12師又調遣了大部分兵力駐守塔山堡。
等過了一段時間后,胡奇才再次去塔山堡巡視,并詢問一位營長道:“你們的工作做得怎么樣了?”
那名營長自信滿滿地說:“報告首長,絕對沒問題!”
胡奇才聽了這話并沒有離開,而是直接讓人抬來了一門60炮,照著工事就來了一炮。
結果一炮下去,塔山堡的工事直接被打掉一半。
眾人看后目瞪口呆,胡奇才則嚴肅地批評他們說,這就是你們的工作嗎?連小小的60炮都禁不住,怎么對付敵人的飛機大炮?
之后,在他的嚴格指示下,戰士們又馬不停蹄地重新筑造起了工事。在緊趕慢趕后,戰士們成功建成了兩萬個堅固的掩體。
后來老鄉們還紛紛將家中的門板、枕木和棺木拿了出來,又在掩體上進行了加固,真正做到了固若金湯。
就這樣,在戰士們的緊急備戰中,一場惡戰便打響了。
10月10日凌晨,敵人趁著深夜直接出動四個師的兵力,向塔山陣地展開全面進攻。
我軍早已等候多時,幾乎是同時發起了反擊。
敵軍先是以步兵為主,向我軍發起了第一次進攻。
結果在戰士們的拼死阻擋下,敵人的先進裝備竟然全都失效。一波進攻結束后,敵軍全都狼狽地退了下來。
侯鏡如收到消息后怒不可遏,當即又派出了無數重型火炮、飛機和軍艦向我軍陣地進行瘋狂的轟炸。
敵軍的火炮和飛機,我軍尚還能勉強抵擋,但沒想到敵人的“重慶號”軍艦,威力更是強大無比。
這艘軍艦是英軍制造,曾在二戰中成功擊沉德意兩國軍艦42艘,被稱作“銀色怪物”。二戰結束后,英方便將這艘軍艦移交給我國,協助我國培訓海軍部隊。
但沒想到,老蔣接收軍艦后,便直接將其派上了內戰戰場,可見他對錦州一戰下了重大的決心。
一開始大家沒見過軍艦,并未將其放在眼中。豈料,對方一炮下去,我四縱36團五連幾乎全部犧牲。若是再來幾炮,恐怕整個塔山都要被夷為平地。
胡奇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若是與敵人正面作戰,他還能不要命地帶兵沖鋒??涩F在敵人躲在這樣厲害的大家伙上,這仗還怎么打下去?
就在這時,東野總部也給他下了死令:塔山必須守??!拿不下錦州我們吃槍子,守不住塔山,我先讓你們吃槍子!
胡奇才也被敵人打出了一肚子氣,當即激動道:“我要炮!他們一炮打我一個連,我要打他們的軍艦!”
用炮打軍艦,聽起來很好笑,但胡將軍當時就是懷著破釜沉舟的心情,做下了這個決定。
隨后東野參謀長劉亞樓親自給他派去了一個152加榴炮連。
結果,還沒等我軍發射幾炮,“重慶號”竟然主動離開了戰場。胡奇才既驚訝又疑惑,但他也明白當務之急是對付塔山之敵。
隨后他便命令28團組建敢死隊,繼續向敵人發起反擊。
在一番震天動地的交戰中,整片山包被染成了血紅色,戰士們個個身負重傷,卻誰也沒有后退一步。
最終,在我軍的浴血奮戰下,戰斗圓滿結束。
多年的疑惑
而在這六天六夜的激戰中,我軍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胡奇才始終忘不了這場震驚中外的戰斗。晚年時他家里的墻上還掛著一幅和墻壁一般大小的軍用地圖——塔山阻擊戰示意圖。
他沒有忘記戰斗時的每個細節,也沒有忘記那些在戰場上流血犧牲的將士們。
不過卻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那就是當年“重慶號”為何突然離開。
這個問題直到1996年見到鄧兆祥后他才得到答案。
當年“重慶號”的艦長正是鄧兆祥,塔山阻擊戰后他便帶兵起義了。此后,他便一直受到中央重用,后來還被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
1996年,北京召開“兩會”,胡奇才也在這里又見到了鄧兆祥。
期間,他便親自邀請對方來自己家做客。鄧兆祥盛情難卻,應邀前往。
兩人在看著墻上的塔山地圖探討當年的戰事時,胡奇才突然問道:“鄧老,你當年的炮太厲害了,一炮打掉我一個連?!?/strong>
鄧兆祥聽后羞愧地表示當年多有得罪。但胡奇才并未埋怨他,而是非常理解他,畢竟各為其主。
“只是你們為什么打著就突然跑了,若是一直打下去,你們未必沒有贏的可能?!?/strong>
鄧兆祥一聽這話,忽然嘆了口氣,向他講述了當年不為人知的細節。
原來鄧兆祥出身貧苦家庭,后來為了抗日報國便報考了黃埔軍校。由于表現出色,國民黨還將他送到英國學習海軍。
因為成績優異,他也得到了英方的賞識,并被其點名任命為了“重慶號”艦長。
鄧兆祥非常高興,但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回國后,老蔣并不是將他調去保衛海防,而是去打自己的同胞。
鄧兆祥對國軍失望至極,于是在被派到塔山戰場后,他便象征性地開火,然后便以“船艦可能擱淺”為理由,勸說國民黨海軍司令撤出了戰場。
后來艦上的地下黨王頤楨、畢重遠、曾祥福等人發動起義。鄧兆祥當即加入了他們。
胡將軍的想法不假,若是國民黨再利用軍艦一直進攻,我軍很有可能堅持不住。但勝利和希望永遠站在人民群眾這一邊,這是國民黨擁有再先進的武器都沒辦法戰勝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