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人生最大的公平,就在于你和我,每天都是24個小時。
美國前總統拜登確診侵襲性前列腺癌,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病情被專家評價為嚴重但存在可控治療手段。根據其辦公室聲明,拜登因泌尿系統癥狀加劇接受檢查,于5月16日確診,目前正與醫療團隊商討方案。
醫學專家指出,該類型癌癥雖已進入轉移階段(通常擴散至骨骼),但通過激素剝奪療法可有效抑制進展。現代治療方案已摒棄傳統睪丸切除術,改用注射或口服藥物阻斷睪酮供應。杜克大學泌尿科專家賈德·莫爾強調,類似病例患者生存期顯著延長,過去十年生存率提升近三倍,70歲以上患者存活5-10年并不罕見。
在拜登病情公布后,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的表態令人意外。他寫道:“聽聞了喬·拜登的診斷,梅拉尼婭和我都很難過。我們向吉爾和其家人致以最美好的祝愿,祝愿喬早日康復。”
自2020年大選以來,特朗普與拜登的恩怨便未曾消散。特朗普多次質疑拜登的認知能力,甚至在其任內發起彈劾調查。而拜登也曾在公開場合抨擊特朗普的政策。
特朗普此前多次攻擊拜登“認知衰退”“美國史上最差總統”,甚至嘲諷其“老年癡呆”;2024年大選期間更指責拜登政策導致“犯罪入侵”。
拜登卸任后,民主黨仍控制部分州政權,特朗普未來政策推進需避免過度激化矛盾。共和黨議員瑪喬麗·泰勒·格林等同步表達同情,顯示黨內策略調整。此時示好,或為淡化自身攻擊性形象。
正如《紐約時報》所言,“拜登的病情是一面鏡子,照見美國政治的裂痕與虛偽”。
那么問題來了,拜登執掌美國那4年,他的政績是怎樣的?你如何評價?美國人又是怎么評價的?
我先說出我的結論,拜登以“糊裱匠”姿態維持美國霸權:經濟數據亮眼但民眾無感,外交修復盟友卻深陷戰爭,科技圍堵中國反加速自主替代。其執政印證了“精英治理”與“民粹反彈”的時代沖突,留下“宏觀成功、微觀失敗”的矛盾遺產。
具體而言,拜登執掌美國那4年,美國的經濟總量漲了快三成,新增1600多萬個飯碗,失業率壓到4%以下,聽著挺光鮮。特別是砸了1.2萬億美元修路建廠,又拿2800億補貼芯片產業,看著是要重振美國制造。不過老百姓錢包沒見鼓,面包汽油價格直接漲了一半多,中產家庭實際收入還縮水了。
外交政策上,拜登修復了美國和北約的關系,支持烏克蘭與俄羅斯對峙。印太戰略未獲東南亞廣泛支持,對華“競爭+合作”策略成效有限,東盟對華貿易反增23%。中東政策偏袒以色列加劇地區動蕩。
在美國民眾看來,離任時支持率僅39%,低于特朗普同期水平,61%民眾認為其任期“整體失敗”。經濟領域認可度最低(33%),外交(32%)和移民(31%)緊隨其后,唯一亮點是“維護民主”獲46%支持。
總的而言,他帶領美國走出疫情危機,卻陷入通脹泥潭;重振盟友網絡,卻深陷戰爭漩渦;推動社會公平,卻因家族丑聞自毀公信力。正如《紐約時報》所言:“他交給特朗普的美國比小布什接手的更好,但民眾的憤怒比數據更真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