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賀文萍(He Wenping)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特朗普為期四天的中東三國行不僅得到巨量投資和貿易大單,在地緣政治方面也打出一手好牌,繞過麻煩纏身的“鐵桿朋友”以色列,拉攏了后阿薩德時代的敘利亞,為中東地區未來的科技發展注入“美國基因”,可以說實現了“交易外交”開門紅。
5月13至16日,特朗普訪問了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聯酋三國。之所以把第二任期的外交首訪選在中東這三個富甲一方的國家,是因為特朗普不僅需要來自三國的巨量投資和貿易大單,而且需要提升美國在中東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告訴世界美國才是該地區的重要“玩家”。
特朗普此訪首先得到三國對美巨量投資和貿易大單承諾。地產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更在乎“錢”如何流入美國和如何做到永葆“美國第一”,出訪前他信誓旦旦要給美國帶回“萬億投資”,對此心領神會的中東三國果然沒有讓特朗普失望。
在沙特,美沙簽署了總額超過6000億美元的采購協議和投資承諾,其中包括1420億美元軍事合作協議,這是美沙兩國史上最大的一筆交易。沙特方面還稱將在未來幾個月與美方共同努力,將投資總額提高到一萬億美元。在卡塔爾,美卡簽署超過2435億美元的經濟合作協議,包括卡塔爾購買價值960億美元的210架波音飛機,這是波音公司有史以來最大一筆飛機訂單。此外,卡塔爾還將購買價值30億美元的MQ-9B無人機和反無人機武器系統等。卡塔爾投資局還放風,計劃在未來十年對美國投資至少5000億美元。在阿聯酋,美阿兩國達成價值超過2000億美元的協議,涉及航空、石油、天然氣等領域的合作。阿聯酋總統承諾未來十年對美投資1.4萬億美元。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彰顯了特朗普超強的“吸金”能力,堪稱其“交易外交”取得開門紅。
至于承諾數字能否兌現,三個中東國家當然不見兔子不撒鷹,也會看特朗普未來的表現和對三國的安全承諾是否到位。對此,特朗普打出要把“波斯灣”改名為“阿拉伯灣”的口號,并承諾加大對伊朗的核問題談判壓力。
▲特朗普與阿聯酋總統穆罕默德。
特朗普此訪還著眼未來科技發展和地緣政治布局,以提升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并釋放美國才是該地區現在以及未來重要“玩家”的信號。此行特朗普帶了美國不少科技企業巨頭,特別是人工智能領域巨頭,如英偉達CEO黃仁勛、AMD和OpenAI總裁以及名下擁有初創人工智能企業xAI的馬斯克。特朗普在出訪前解除了拜登時期對中東的芯片出口禁令,英偉達已宣布將向沙特人工智能公司Humain出售超1.8萬枚最先進的AI芯片。訪問阿聯酋時,特朗普宣布美阿將合作建設中東最大人工智能園區。該園區將落戶阿布扎比,由阿聯酋公司G42承建,多家美國公司參與,將提供整個中東地區的云服務。據悉該人工智能園區占地超25平方公里,發電容量5千兆瓦,可支持運行250萬顆英偉達AI旗艦芯片B200。這一著眼未來科技發展的布局,與沙特、阿聯酋等中東國家希望憑借豐富的能源資源和雄厚財力成為媲美硅谷的AI中心和全球AI領導者的愿景不謀而合,而美國高科技企業也可借勢強化其全球布局,坐實美國的全球科技領軍地位。
▲5月14日,特朗普在訪問沙特期間會見敘利亞總統沙拉(右)。
地緣政治方面,特朗普在沙特訪問時還見縫插針地會見敘利亞新領導人沙拉,舉行了有沙特王儲親臨、土耳其總統視頻參與的美敘25年來首次峰會。特朗普還宣布解除對敘利亞延續幾十年的經貿制裁,為阿薩德之后的敘利亞重返中東舞臺完成一次有力的“助攻”。在拉攏敘利亞的同時,特朗普不忘繼續施壓伊朗,敦促伊朗盡快與華盛頓達成新的核協議。
總之,特朗普為期四天的中東三國行不僅得到巨量投資和貿易大單,在地緣政治方面也打出一手好牌,繞過麻煩纏身的“鐵桿朋友”以色列,拉攏了后阿薩德時代的敘利亞,為中東地區未來的科技發展注入“美國基因”,可以說實現了“交易外交”開門紅。
高端訪談
更多訪談
基金會動態
更多動態
中美聚焦網|中美交流基金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