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印巴戰爭打完,最尷尬的不是戰場上的敗方,而是場外那個自以為聰明的"賭徒"——伊朗。就在兩國開打前,伊朗外長阿拉格齊打著"勸和"旗號兩頭跑,在巴基斯坦嘴上抹蜜,到印度卻直接簽了"戰略合作協議"。這哪是勸架,分明是把寶全押在印度身上,結果呢?印度被巴基斯坦揍得鼻青臉腫,伊朗也輸得底褲都不剩,堪稱國際政壇最魔幻的翻車現場。
先說伊朗為啥選印度。說白了,這就是個被美國制裁逼到墻角的困獸之舉。美國第三輪制裁直接掐死伊朗石油出口,東方和土耳其都跑去買俄羅斯油了,伊朗的石油就剩印度這最后一條活路。波斯灣到印度孟買的航線近得離譜,油輪拐個彎就能到,再加上印度和美國關系曖昧,伊朗想借印度油輪當"擋箭牌",避開美軍扣押。這算盤打得叮當響,可伊朗沒想到,印度根本不是省油的燈——說是合作,其實就是趁火打劫,拿石油當籌碼換戰略利益。
再看港口合作這事兒。伊朗把恰巴哈爾港以十年3億美元的白菜價租給印度,明擺著是想復制中巴瓜達爾港的成功。倆港口隔海相望,就像隔壁兩家包子鋪,伊朗眼紅中巴生意好,拉著印度另起爐灶。可印度哪有中國的基建能力?恰巴哈爾港在印度手里年吞吐量才250萬噸,連瓜達爾港的零頭都不到。更搞笑的是,印度答應的投資到賬還不到5%,伊朗等于用戰略要地換了一堆空頭支票,最后還得罪了巴基斯坦,簡直賠了夫人又折兵。
至于軍事押注,伊朗更是錯得離譜。它覺得印度軍費800億,巴基斯坦才100億,裝備又有陣風、蘇-30加持,妥妥的南亞霸主。可他忘了,打仗不是比誰錢多,而是看誰拳頭硬。巴基斯坦,全套空戰體系直接讓印度吃了大虧。更要命的是,伊朗骨子里看不起巴基斯坦的遜尼派身份,想借印度壓制沙特勢力,結果搬起石頭砸自己腳——巴基斯坦反手就是核警告,嚇得印度不敢輕舉妄動,伊朗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
最諷刺的是,伊朗和印度這對"難兄難弟",在戰略眼光上簡直如出一轍。印度被巴軍打得滿地找牙,居然宣布全國慶祝勝利十天,活脫脫的阿Q精神。伊朗也好不到哪兒去,在伊以沖突中一退再退,什葉派之弧被打得稀碎,這次又在印巴戰場上站錯隊,把自己搞得里外不是人。倆國家都以為自己能玩轉大國博弈,結果都成了國際笑話。
這場鬧劇背后,暴露的是伊朗戰略決策的致命缺陷:既想抱美國大腿解除制裁,又想靠印度突破封鎖,還不想得罪東方,最后卻把所有牌都打爛了。反觀巴基斯坦,雖然軍費少,在戰場上穩扎穩打,把印度的"紙老虎"本質撕得粉碎。伊朗要是早點看清形勢,何至于落到今天這步田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