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述內容均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詳見文末。
德國新任總理默茨剛上臺就對中國采取強硬態度?
當地時間5月14日下午,德國新任總理默茨發表了任職后的首次重要講話。這次講話不僅涉及德國未來的發展藍圖,還特別提到了中國。
他提出要與中國進行“戰略去風險化”,并且與菲律賓簽署了防務協議,試圖介入南海事務。對此,中方的回應果斷而明確:在南海劃定禁航區。德國為何要涉足南海問題?中方的行動又釋放了怎樣的信號呢?
既要依賴中國市場,又要展現對華強硬
在聯邦議院的首次演講中,默茨清楚地揭示了德國目前面臨的困境和野心。他承認中國是德國“應對全球挑戰的重要伙伴”,但同時提出了“戰略去風險化”的概念,表示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并暗示中國需要為俄烏沖突承擔責任。
這種矛盾的表述反映了德國乃至整個歐洲在全球化分裂中的集體焦慮。德國經濟連續三年處于衰退狀態,汽車、機械等支柱產業高度依賴中國市場。
2024年,中德貿易額突破2000億美元,大眾、寶馬等企業在華市場的利潤占據了其全球份額的40%以上。然而,德國的一些保守派政客將經濟問題歸咎于“過度依賴中國”,試圖通過政治手段轉移國內矛盾。
前任總理朔爾茨因內部矛盾,在歐盟對華政策中失去了話語權,而默茨則希望通過展示“對華強硬”姿態重新掌握主導權。
這一策略正好與美國近年來推動的“印太戰略”不謀而合——德國派遣軍艦前往南海,與菲律賓簽署防務協議,表面上是為了展示“全球存在”,實際上是為了向美國示好,希望獲得其在防務問題上的支持。
5月14日,德國防長與菲律賓達成協議,承諾提供“反介入裝備”并共享情報,并計劃年底派遣軍艦前往南海進行“自由航行”。
諷刺的是,德國海軍70%的艦艇由于零件短缺無法正常部署,唯一一艘航母“齊柏林伯爵號”甚至成了港口的展覽品。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的合作顯得更加戲劇化,他的民調支持率已降至25%,于是將南海問題當作政治救命稻草:通過立法強化對黃巖島的控制,拉攏域外國家參與軍事演習,甚至花費2億比索操控媒體造勢。
這種依賴外部勢力支撐的做法,讓人聯想到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鬧劇。歷史已經證明,如果菲律賓偏離務實合作的道路,最終只會成為大國博弈中的犧牲品——杜特爾特時期中菲漁業合作曾使3萬漁民受益,如今菲律賓漁船卻屢次被中國海警驅逐。
中方的回應冷靜且有力。5月15日,中國在南海六個海域劃設禁航區開展軍事演習,055型驅逐艦與殲-10C戰機協同演練,直接展示了區域控制能力。
這種“以行動回應挑釁”的方式,與2022年德國“巴伐利亞”號護衛艦請求停靠上海被拒、2024年朔爾茨訪華期間中德簽署百億新能源合作項目的對比十分鮮明。
戰略自主的幻覺與美國的影響
默茨的南海冒險行為暴露了歐洲對華政策的深層分裂。法國總統馬克龍多次強調“歐洲戰略自主”,反對盲目追隨美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雖然對華保持警惕,但仍積極推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
然而,默茨卻將德國綁上了美國的戰車,甚至揚言“下次派艦穿越臺灣海峽”。這種分裂的背后,是美國對歐洲的持續滲透,德國始終未能擺脫“經濟依靠中國、安全依靠美國”的困境。
更值得注意的是,歐洲政客的短視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澳大利亞曾經追隨美國反華,結果損失了1500億訂單后被迫尋求恢復貿易;立陶宛炒作臺灣議題,導致對華出口暴跌80%。
如果德國執意挑釁,其汽車、化工產業將首當其沖受到影響。大眾已經宣布將在華追加100億歐元投資,巴斯夫廣東工廠也提前三年投產,這些商業現實與默茨的政治口號形成了荒誕的對比。
從19世紀的殖民艦隊到21世紀的“自由航行”,西方從未停止對海洋霸權的追求。但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過去那個可以任人欺凌的舊中國。
2016年南海仲裁案之后,中國加速了島礁建設和海軍現代化進程;2021年德國護衛艦在南海挑釁時,中方以軍事演習作為回應。這些事件串聯成一條清晰的脈絡:任何試圖通過軍事威懾或政治訛詐動搖中國主權的行為,終將失敗。
默茨的“首秀”揭示了西方政治的集體迷失:既想獲取中國市場的紅利,又放不下殖民時代的霸權執念;既高喊“戰略自主”,又甘愿做美國的附庸。這種精神分裂式的政策注定難以持久。
對中國而言,這場風波再次驗證了“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真理。當德國護衛艦因技術故障滯留在印度洋,當菲律賓漁民為生計哀求政府恢復對華合作,當泰國、匈牙利等國主動加入“一帶一路”,世界的選擇已經顯而易見。
南海不是誰的“私人領地”,默茨們若不能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最終會發現,在多極化的世界里,合作者才能共贏,挑釁者只能自損。而中國,始終是那個“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的東方大國。
信息來源于: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5年5月15日 關于“德國與菲律賓簽署防務協議”的報道
信息來源于:中國新聞網 2025年5月15日 關于“航行警告!南海部分海域進行軍事訓練,禁止駛入”的報道
信息來源于:觀察者網 2025年5月15日 關于“德國總理默茨發表上任后首份政府聲明,打算對中國硬氣一把”的報道
信息來源于:觀察者網 2025年5月16日 關于“默茨釋放對華強硬信號意欲何為 推動戰略去風險”的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