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鼻部疾病靶向生物治療學術研討會”在成都召開。國內鼻科領域近200位臨床專家齊聚一堂,以“如‘悅’而至 中國‘達’案”為主題,共同探討鼻部疾病靶向生物治療的前沿進展,見證我國首個針對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生物制劑、全球唯一治療季節性過敏性鼻炎IL-4Rα抗體藥物——康悅達司普奇拜單抗的上市里程碑,開啟2型炎癥性鼻病治療全新篇章。
鼻部疾病靶向生物治療學術研討會在成都召開
創時代,共啟達案 | 破解疾病治療困局
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與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為鼻科常見的2型炎癥性疾病,其中,約50%的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對傳統治療應答不足,嗜酸粒細胞型患者復發率更高達99%,亟需更持久有效的疾病控制方案。而中重度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患者中,部分患者即使聯合使用強效鼻用激素和抗組胺藥仍無法有效緩解過敏癥狀。
大會主席、司普奇拜單抗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及季節性過敏性鼻炎適應癥臨床試驗主要研究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張羅教授在開場致辭中指出:“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及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同為鼻科領域常見病,傳統治療手段長期以來存在局限性,臨床亟需創新的解決方案。生物靶向藥物的出現為難治性患者帶來了破局希望,司普奇拜單抗兩項適應癥先后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填補了國內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生物制劑治療的空白,更作為全球唯一治療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的IL-4Rα抗體藥物,在世界范圍內提出了中國‘達’案,成為中國創新藥物的新突破。”
司普奇拜單抗在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季節性過敏性鼻炎適應癥獲批上市的背后,是所有臨床研究者齊心協力、攜手努力的結果。大會現場特設致謝儀式,向參與其中的近百家臨床研究中心以及超500位臨床研究者致以誠摯感謝。與會專家也共同見證這一時刻,并攜手開啟鼻科領域生物制劑治療新時代。
領革新,共鑒達案 | 引領治療理念飛躍
為指導生物制劑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臨床實踐,2025年2月《生物制劑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中國專家意見書》首次發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王成碩教授在會議上對《意見書》進行了詳細解讀:“經過適當藥物和/或手術治療后仍未控制的重度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成人患者適合接受生物制劑治療。”對于國內首個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生物制劑司普奇拜單抗,王成碩教授強調:“基于司普奇拜單抗的臨床研究數據,首次用藥2周即顯著縮小鼻息肉;治療12周及24周時,分別有84%及90%的患者實現鼻息肉縮小,相較其它生物制劑呈現顯著優勢,為廣大患者提供全新的中國方案。”
回顧中國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治療理念的變遷,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許昱教授結合《中國慢性鼻竇炎診斷和治療指南》,解讀“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治療理念的飛躍”,提出從“一刀切”轉向“精準分型”的管理策略。許昱教授指出:“隨著對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疾病認識的不斷深入,2型炎癥因子驅動的疾病高復發成為有效控制疾病的挑戰已漸成共識。中國最新指南明確提出靶向2型炎癥的生物制劑單克隆抗體,可以顯著改善糖皮質激素治療和手術治療效果不佳的難治性和重度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的鼻塞和嗅覺障礙,縮小息肉體積。”
2025年1月,司普奇拜單抗獲批季節性過敏性鼻炎適應癥,成為全球唯一治療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的IL-4Rα抗體藥物。“中重度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癥狀的有效控制長期以來是臨床面臨的難題。”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朱冬冬教授指出,“司普奇拜單抗直接靶向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的核心驅動因子IL-4發揮作用,首次給藥2天后鼻塞癥狀快速緩解,52%的患者4天實現鼻腔通氣;2次用藥后,累計94%的患者眼癢/灼熱、流淚、眼紅等眼部癥狀達到輕度或消失程度。司普奇拜單抗以鼻部和眼部多種癥狀的快速有效緩解,推動季節性過敏性鼻炎邁入生物制劑治療時代。”
聚巔峰,共話達案 | 支持患者全病程管理
在此次大會中,由北京華康公益基金會發起的“鼻悅同行”鼻病健康關愛平臺也宣布正式成立。北京華康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郭萱表示:“ 我國鼻科慢性病患者人群龐大,不少患者正經歷著反復發作的困擾,不僅降低生活質量,更因信息混雜、治療依從性差、地域資源不均等痛點,加劇了患者的健康負擔。在此背景下,我們發起‘鼻悅同行’患者健康關愛組織平臺,致力于構建鼻科領域全病程管理新模式。平臺依托醫療專家智庫、科技創新企業與公益伙伴的協同力量,提供鼻病知識百科、鼻病自測、在線助手等一站式健康服務功能,讓不同地域的患者都能獲得科學、便捷的健康支持。我們期待打破信息壁壘,提升患者規范治療意識,用持續的科學關愛守護患者的呼吸健康。”
同時,兩位特殊的患者嘉賓也分別以自身經歷分享了和疾病抗爭的故事。來自上海的姜女士講述到:“作為十年老鼻炎患者,在哺乳期扛過重感冒后,嘗盡了嗅覺失靈的痛苦。面對治療,激素副作用和手術復發風險讓我兩難。直到遇見生物制劑司普奇拜單抗,仔細查閱資料后,找專家評估開始用藥。打針當天鼻子就不再堵塞了,第二天嗅覺就慢慢開始好轉;治療2次后感覺嗅覺恢復,眼部和鼻部癥狀基本消失。我曾在嗅覺缺失中彷徨,如今重擁希望,這份重拾嗅覺的喜悅,也讓我重新回歸生活的美好。”
來自天津的何女士也分享了她的故事:“我從南方到天津后,開始引發過敏性鼻炎,后來發展成鼻竇炎,鼻息肉堵塞鼻腔,還伴有哮喘,十分痛苦。五年前做了手術,但不到半年就復發了,醫生建議入組生物制劑臨床研究。用藥三針后,我突然聞到了久違的青草味、汽油味、咖啡味、水果香......嗅覺開始逐漸恢復。現在停藥近一年,雖偶爾打噴嚏,但不再總帶紙巾了。很感激當初能參與臨床研究,讓我告別了過去的狼狽,生活有了新希望。”
康諾亞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博博士在大會上回顧了康悅達的研發歷程并強調:“實現病患獲益,是我們制藥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們創新研發的最大回饋和持續動力。康悅達鼻科兩項適應癥上市,是康諾亞以臨床治療需求為導向,在自身免疫疾病領域為患者創造的新突破,更是多年來堅持源頭創新、自主研發的價值體現,以高獲益、更可及的創新方案,為全球鼻病治療貢獻了中國答案。未來,我們將持續關注臨床與患者需求,引領過敏性鼻炎及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等2型炎癥性疾病治療方案和目標不斷提升,攜手各界成長共贏,探索更多可能,造福更多患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