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李連杰、利智和黃秋燕的故事,簡直像一部狗血又勵志的八點檔電視劇。
可誰能想到,十幾年后,利智在豪門婚姻里淚水漣漣,黃秋燕卻靠自己的雙手,活成了人生贏家?這場情感與命運的交錯,到底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曲折?
舊愛糟糠皆可棄 只為新歡傾城一笑
當年李連杰不顧已婚的身份同利智緋聞遍天。
哪怕當年利智提出“ 十年時間如果對待她還像初戀,就答應結婚”沒想到李連杰一口答應。
不僅如此還一手攬過了利智身上欠下的所有債務。
即便如此對利智來講“黃秋燕的存在”依舊是內心的“顧忌”。
為了給予利智安全感,李連杰似乎完全和前妻一家“斷開聯系”,哪怕對方為自己孕育了兩個女兒。
縱觀過去利智生下的兩個女兒從小生活在甜蜜的世界中,父母寵愛,不需要為生活擔憂;
可前妻黃秋燕的兩個女兒卻從小為生活發愁,甚至還要發愁居住的地方。
當年他和利智的婚禮,被港媒的一句“情義千斤,不敵胸脯四兩”嘲諷到了極致。
而彼時深愛利智的李連杰并不在意外人的眼光,只是想著一心娶到心愛之人就好。
這個時候的李連杰對利智的愛是真切的,可曾經年輕的他對黃秋燕的感情也是真的。
也正是這樣,利智小心翼翼地提防著李連杰身邊的每一個女人,擔心自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被拋棄的“黃秋燕”。
這種提防,是在與李連杰相識相知的這36年,每一刻的“不安心”。
可令誰也沒想到,她對李連杰嚴防死守了這么多年,努力了這么久,最后卻還是輸的“一敗涂地”。
放養女兒逆襲 富養女兒躺平
黃秋燕比李連杰大兩歲,溫柔體貼,照顧他像大姐姐。拍戲受傷時,她守在床邊,端茶送水,連李連杰的媽媽都夸她賢惠。
她為了支持李連杰的事業,放棄自己的工作,跟著他遠赴美國。誰知,美國的生活沒那么好,房子靠貸款,日子緊巴巴。
但就在黃秋燕懷著二胎,滿心期待時,李連杰卻說遇到了自己的“真愛”——利智。
黃秋燕的世界塌了。她帶著大女兒,懷著二女兒,獨自在美國掙扎。
為了不讓女兒受苦,她把孩子送回國內,交給李連杰的媽媽撫養。十年,她一個人扛下所有,硬是沒讓自己倒下。
李苔蜜從小被扔給北京奶奶撫養,,逼得李苔蜜早早懂事獨立,幫奶奶干活,自己走長長的路回家。遇到學習難題,奶奶總說:“靠自己,才能改命!”
連家長會都是親戚代勞。奶奶去世后,姐妹倆更是只能在大伯家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李苔蜜把所有委屈和匱乏,都變成了往上爬的梯子。
她放棄了玩樂,在昏暗燈光下苦讀,一有空就去醫院實習,從查房到手術觀摩,樣樣用心。
硬是憑著一股勁兒,從頂尖醫學院畢業,成了備受贊譽的眼科醫生,還手握三項專利,拿了青年醫師大獎。
硬是靠實力考入協和醫學院,公費留學后回國行醫。掛號費8塊錢,患者卻排長隊找她。
李連杰與利智生的女兒Jane和Jetta,人生劇本簡直是另一個極端。她們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匙,父親李連杰的事業正值巔峰。
豪華別墅、保姆司機、頂級國際學校,這些尋常人家的奢望,不過是她們的日常標配。
李連杰對這兩個女兒幾乎是有求必應,生日派對辦得像童話,禮物堆成山,甚至為女兒包下迪士尼樂園。
大女兒Jane七歲就在劉德華演唱會上伴舞,后來進了哈佛,還受邀參加巴黎名媛舞會,履歷金光閃閃。
小女兒Jetta在繪畫上頗有天賦,作品拿過國際獎項,十六歲就當上了漫展記者,還有向太這樣的大咖認她做干女兒,出行都有私人飛機。
可誰知道呢,這么好的物質條件和教育資源,好像也沒能讓她們一帆風順。
Jane大學畢業后進了娛樂圈,參演了幾部戲都沒什么聲響,反倒在社交媒體上挺活躍,不是參加時尚活動就是周游世界,日子過得輕松愜意。
妹妹Jetta呢,似乎對學業興趣不大,大學念到一半就退學了。更讓人操心的是,Jetta從小就受抑郁癥困擾,李連杰甚至為此停工,陪女兒修習佛法。
這些年,Jetta的生活重心也越來越向佛教靠攏,社交平臺上分享的也多是禪修感悟。
溫室里的花朵,雖然沒經歷風霜,但也可能因為少了磨礪而顯得有些脆弱,或者在太多選擇面前,更容易迷失方向,早早開始琢磨人生的精神意義。
可以說,李連杰的差別對待,父愛也分三六九等,利智女兒生日宴包下迪士尼,黃秋燕女兒36歲才被認領。
網友發現李連杰給現任女兒慶生發九宮格,前任女兒連點贊都吝嗇。
冰封父愛忽解凍,功成名就錦添花?
這一切的根源,說到底還是李連杰那兩段截然不同的婚姻。他對利智,那真是掏心掏肺。
利智投資失敗欠下巨債,他二話不說,拼命接戲幫她還清。
為了給利智安全感,簽下“賣身契”式的協議,甚至推掉了李安《臥虎藏龍》里李慕白這個后來火遍全球的角色,就為了陪待產的利智。
1999年那場盛大的婚禮,更是把這份愛昭告了天下。
相比之下,他對黃秋燕和兩個女兒的“補償”,在時間和情感的投入上,實在顯得太單薄。
坊間一直有傳聞,說利智多年來對李連杰跟前妻女兒的接觸“盯得很緊”,這或許也能解釋為什么李連杰在公開場合對這兩個家庭的態度總是親疏有別。
他為了不讓現任妻子不高興,很長一段時間里都避免公開提及前妻生的女兒們,社交媒體上,滿滿的都是和Jane、Jetta的溫馨合影。
直到二女兒李苔蜜靠自己在醫學界闖出了名堂,李連杰的態度才好像有了點微妙的變化。
2016年,他一份捐款的受益人名單里,悄悄出現了李苔蜜名字的縮寫,當時就被解讀為他對女兒事業的一種暗中支持。
如今這張高調的合照,無疑是把這份遲到的認可擺到了臺面上。
這下好了,有人說,這是女兒出息了,當爹的出來“摘桃子”,分享成功的果實,未免太功利。
網上的評論更是直接:“早干嘛去了?”“現在才想起來還有個女兒?”“利智防了這么多年,最后還是沒防住女兒的成就啊!”
當然,也有人覺得,李連杰雖然在女兒成長中缺位嚴重,但好歹也承擔了些經濟責任,比如供女兒留學。
現實里,對離異孩子不聞不問的爹多了去了,他現在愿意公開認女兒,至少說明想正視過去的缺失,嘗試修補關系,總比一輩子躲著強。
公眾的猜測五花八門:是年紀大了開始反思,想彌補?還是女兒爭氣了,讓他臉上有光?又或者是利智那邊管得松了?這些猜測,讓這位功夫巨星的家事,更添了幾分撲朔迷離。
結語:
李連杰這四個女兒,活脫脫演繹了什么叫“同父不同命”。黃秋燕的女兒們在物質和情感的雙重匱乏里,被逼著長出了堅硬的鎧甲。
利智的女兒們則在萬千寵愛中,摸索著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價值。
李連杰作為演員,無疑是成功的,他塑造的黃飛鴻、方世玉,是多少人心中的英雄。
但作為父親,他這本賬,是功是過,恐怕只有時間和當事人自己能評判了。
娛樂圈的家務事,外人看到的,永遠只是冰山一角。
不管怎么說,看著這四位在不同環境下長大的女性,用各自的方式書寫著人生的答卷,也挺讓人感慨。
家庭環境可能只是個起點,真正決定一個人往哪兒走的,還是心里的那股勁兒和腳下的路。她們的故事,還在繼續,而關于愛、虧欠與成長的議論,怕是也遠沒到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