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非法集資手段不斷翻新,不法分子打著“上市預期”“高額回購”等旗號,利用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盲目追捧,編織虛假財富夢。中國人壽壽險天津市分公司通過以下這篇案例,揭示此類騙局的運作模式,提醒投資者理性判斷,遠離非法金融陷阱。
案例介紹
安徽R公司在全國中小企業股權轉讓系統(新三板)掛牌,馬某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馬某與蔡某杰、陳某敏等人商議,以正在籌備A股上市為名尋找投資者。在未經證券部門批準且不具備證券經營資質的情況下,蔡某杰控制的股權投資公司與R公司簽訂了《投資顧問協議》,約定以每股7.8元價格對外轉讓R公司股票,其中R公司實際每股獲得3.4元,其他4.4元由股權投資公司占有。后股權投資公司找到宣傳團隊策劃推廣R公司股票。宣傳團隊向投資者講授炒股技巧,夸大宣傳并預測R公司股票在A股上市的可能,鼓動投資者大量買入該公司股票,承諾三年內R公司將在主板上市并實現“翻番式”收益,如果上市失敗或不能如期上市則以10%年利率進行回購。在未實際轉讓R公司股權的前提下,馬某與投資者簽訂所謂的“股權轉讓”“股權代持”協議,截至案發,未兌付數額共計1億余元。
案例分析
非法集資的“三步套路”
1.虛構“暴富故事”:
以“A股上市籌備”“政府背書”等虛假概念包裝項目,利用公眾對資本市場的認知盲區,制造高回報假象。
2.設計利益陷阱:
通過分層分成(如截留4.4元/股)、承諾“保本回購”等手段,掩蓋資金挪用本質,實則將投資者資金用于填補前期漏洞或揮霍。
3.利用法律漏洞:
以“股權代持”“顧問協議”等名義規避監管,簽訂非標準化合同,導致投資者維權困難。
風險提示
中國人壽壽險天津市分公司提醒您:理性投資,筑牢安全防線
1.核實資質與信息
投資前通過證監會官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等權威渠道,查詢企業上市進度、金融業務許可等信息,警惕“內部消息”“獨家渠道”。對承諾“保本高收益”的項目保持警惕,合法證券發行需經監管部門批準,任何未經備案的股權交易均涉嫌違規。
2.穿透合同本質
警惕“代持協議”“收益權轉讓”等復雜條款,要求對方提供股權登記證明、資金用途說明等文件,避免陷入“名為投資,實為借貸”的圈套。簽訂合同前咨詢專業律師或金融機構,確保條款合法合規。
3.抵制高利誘惑
牢記“風險與收益對等”,承諾“穩賺不賠”的多為騙局。不參與微信群、講座等非正規渠道推廣的投資活動,避免被“托兒”營造的虛假繁榮誤導。
4.依法維權止損
若發現機構拖延兌付、失聯或合同存在欺詐條款,立即收集聊天記錄、轉賬憑證、合同文本等證據,向公安機關報案或向金融監管部門舉報。勿輕信“代理維權”機構,避免二次受騙。
投資是財富增值的工具,而非一夜暴富的捷徑。
消費者需牢記:
上市≠穩賺,企業掛牌新三板僅為場外市場交易,與主板上市有本質區別;
合同≠保障,脫離監管的協議往往是“空中樓閣”;
理性≠保守,科學的盡調與風險意識才是抵御騙局的核心武器。
唯有保持清醒認知,選擇正規投資渠道,方能避免“財富夢”淪為“噩夢”,共同維護安全、透明的金融市場環境。
內容來源:中國人壽保險服務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