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南京,梅花山腳下人來人往。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拄著拐杖,站在兩尊低矮的石像前久久不語。
石像不過一米三高,雙手被鐵鏈反綁,跪在抗日英烈墓旁。
老人突然顫抖著伸手,輕輕觸碰石像上“汪精衛”“陳璧君”的字樣,淚水瞬間模糊了眼眶。
這位老人就是汪精衛的小兒子汪文悌。77歲的他漂泊海外數十年,第一次回到父母長跪不起的地方。
圍觀人群竊竊私語,有人認出他的身份,舉著相機就要拍。老人卻突然轉身,用帶著粵語口音的普通話高聲說:“父親母親做錯事,該當受罰!”
從革命青年到大漢奸
1903年,21歲的汪精衛乘船東渡日本。這個廣東三水的青年在東京目睹了驚人一幕:日本工廠煙囪林立,電車穿梭如織,而他的祖國正深陷甲午戰敗的恥辱中。
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編輯部,他揮筆寫下《民族的國民》,號召“毀我之國以病敵,必敵之仇我乃已”。
誰也沒想到,這個曾策劃刺殺攝政王載灃的“鐵血革命黨”,會在三十年后變成頭號漢奸。
1932年,他代表南京政府與日本簽訂《淞滬停戰協定》,默認日本在上海駐軍。
當時就有學生舉著“賣國賊”標語沖進國民政府大門,汪精衛卻說:“中國現在就像個破房子,風一吹就倒,不如先讓日本人住進來擋擋風?!?/p>
他的妻子陳璧君更是個狠角色。這個馬來西亞華僑富商之女,在汪精衛遇刺后天天往他病房鉆,舉著X光片說:“你看這顆子彈離心臟就兩厘米,這是老天爺讓你當皇帝的征兆!”
1938年,她帶著汪精衛逃到河內,在別墅里擺上日本軍刀,逼著丈夫在“和平運動”文件上簽字。
跪像背后的血淚賬
1940年南京新街口,汪精衛穿著日本陸軍大將禮服檢閱偽軍。人群中突然沖出個賣菜老漢,掄起扁擔就打:“我兒子在南京保衛戰死了,你還有臉穿這身皮!”
汪精衛躲得快,禮帽被打飛,露出腦后三寸長的刺青,那是他當年入同盟會的印記,此刻成了最大的諷刺。
四年后,這個“大漢奸”在日本名古屋醫院等死。美軍轟炸機把屋頂掀翻,他躺在漏雨的病房里,嘴里反復念叨:“我要回中山陵……”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精心設計的“梅花山陵墓”,后來被炸成了廢墟。
陳璧君命人澆灌五噸碎鐵的墓穴,被工兵用150公斤炸藥炸開,尸骨被燒成灰撒進長江。
更諷刺的是,當年替他修墓的工匠,正是當年修中山陵的同一批人。
老石匠王福生臨終前說:“我造過孫先生的陵,也修過汪逆的墳,這雙手啊,臨了都不敢往火盆里伸”。
跪像前的世紀懺悔
汪文悌的眼淚,讓圍觀老人想起秦檜跪像前的故事。1962年,秦檜后代秦大士在岳飛墓前題聯:“人從宋后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比缃裢粑你┱驹诟改腹蛳袂?,說的卻是:“做錯事就要認,挨打要立正?!?/p>
這話讓在場記者都愣住了。要知道,汪家五個子女個個是人物:長子汪文嬰在德國拿工學博士,次子汪文悌成了香港橋梁專家,小女兒汪文恂是港大教授。可他們誰也沒回大陸,直到汪文悌偷偷回來。
老人顫巍巍從布包里掏出張泛黃照片,是1910年汪精衛刺殺載灃被捕時拍的。照片里的青年西裝革履,眼神如炬。
汪文悌摸著照片說:“父親當年是真英雄,可惜后來走錯了路?!彼D身對著跪像深深鞠躬,不是給父母,是給旁邊那些無名英烈。
跪像拆了,警鐘長鳴
梅花山管理員老張記得,1994年剛立跪像時,天天有人往石像上吐痰。有醉漢半夜跑來撒尿,說“讓漢奸喝個飽”。
三年后,石像周圍臭氣熏天,管理部門不得不把石像搬進倉庫??擅康角迕鳎€是有老人帶著孫子來倉庫門口燒紙錢。
如今的中山陵,跪像原址立了塊碑,刻著汪精衛1935年寫的《雙照樓詩稿》。
詩稿里有句“昔日同志半零落”,可他不知道,自己才是把同志推向深淵的那雙手。
汪文悌臨走前,在碑前放了束白菊花,花瓣上還凝著露水。
有人說汪家后人太窩囊,該像孔家后人那樣爭個名分。可汪文悌說:“歷史不是菜市場,容不得討價還價?!边@話像把錐子,扎得人心里生疼。當夕陽把跪像的影子拉得老長,圍觀人群忽然安靜了,原來有些錯誤,真的要跪著才能說清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