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是臺灣人?老家是東北的?
當年瓊瑤劇里,一激動就青筋暴起,吼得那叫一個驚天動地的馬景濤。
如今這位“咆哮帝”也上了年紀,63歲了,前陣子悄摸摸地回了趟東北老家遼寧綏中。
這可不是去拍戲,是正兒八經地探親祭祖。
這趟歸鄉路,可不只是看看親戚、吃頓餃子那么簡單。
視頻中在遼寧綏中,一個再尋常不過的東北小院。
馬景濤這個曾是瓊瑤劇的男神,此刻卻像個卸下了所有行囊的普通游子。
皮衣墨鏡,依舊是他偏愛的裝扮,依稀可見當年的幾分不羈,
終究還是老了,臉上的皺紋也遮不住了。
他這次回來,首要的是祭祖,這是他每年雷打不動的堅持。
祖宅沒有想象中的豪華裝修,只有幾間平房,院落倒是寬敞,被家人收拾得窗明幾凈,一塵不染。
他說最惦記的,還是老家那口地道的酸菜餃子,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味覺記憶,多少山珍海味都替代不了。
探望叔叔嬸嬸一家,是此行的另一重頭戲。
一見到兩位老人,他習慣性地摘下了墨鏡,一個結結實實的大擁抱,所有的親情與想念都在這個動作里了。
在家人面前,他不再是熒幕上那個情緒激動、大開大合的演員,
而是個愛說愛笑的晚輩,家里的兩個外甥更是黏他黏得緊,
他一來,整個屋子都熱鬧了起來,成了名副其實的“氣氛擔當”。
這份親切隨和,與他以往塑造的那些強烈角色形成了鮮明對比,
讓人看到他性格中更柔軟、更接地氣的一面。
這片黑土地,不僅是他的出生地,更是他血脈的源頭。
馬景濤本姓馬佳氏,是地道的滿族后裔。
這份骨子里的某些沉淀,或許也解釋了為何他能將《孝莊秘史》中那個深情霸氣又帶著宿命悲劇色彩的多爾袞,
刻畫得那般入木三分,至今仍是許多人心中的白月光。
他深邃的眼神,高挺的鼻梁,似乎都帶著幾分先祖的英氣。
但在多爾袞之前,是瓊瑤的戲,將他推向了萬千觀眾的視野。
《青青河邊草》、《梅花烙》、《水云間》。一部部作品,讓他成了那個年代當之無愧的“瓊瑤劇男主角”。
他飾演的角色,大多情感濃烈到極致,愛得轟轟烈烈,痛得撕心裂肺。
為了詮釋這種極致,他常常需要通過近乎“咆哮”的方式來宣泄角色的內心波瀾,青筋暴起,面部肌肉都在顫抖。
這種獨特的表演方式,一方面讓他極具辨識度,另一方面也為他帶來了“咆哮帝”這個略帶戲謔卻又深入人心的標簽。
有人說他表演夸張,但不可否認,那種“大河決堤般的傾瀉力”,確實能將觀眾瞬間帶入戲劇情境,感受角色內心的驚濤駭浪。
馬景濤出生于臺灣省臺中市一個醫學世家,他本該走上一條安穩順遂的路。
然而,父母因工作繁忙,童年時期的他似乎缺少了些許陪伴,骨子里也多了幾分叛逆與對自由的向往。
他沒有選擇繼承家業,反而一頭扎進了五光十色的演藝圈。
高中時代,他還和同學組建過樂隊,懷揣著成為像BEE GEES那樣流行樂團的夢想。
這條路,自然不會一帆風順。
他也曾經歷過默默無聞的蟄伏期,也曾因一些不好的新聞導致片約被停,甚至連金鐘獎的提名都被臨時換掉。
但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他硬是在這條路上闖出了名堂。
他的情感世界,似乎也與他塑造的角色一般,充滿了戲劇張力,甚至比他演的瓊瑤劇還要跌宕幾分。
第一任妻子唐韻,兩人在美國相識不久便步入婚姻殿堂,還有一個女兒馬世媛,但這段婚姻最終還是以分手告終。
后來,更為人熟知的是他與女演員吳佳妮的第二段婚姻。
兩人因戲結緣,年齡相差二十一歲,曾一度是娛樂圈的恩愛夫妻,并育有兩個帥氣的兒子馬世天和馬世心。
吳佳妮也曾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與兩個兒子的合照,孩子們都已長大,繼承了父母的良好基因。
然而,這段婚姻也未能走到最后,兩人和平分手。
如今,他的感情狀態依舊是外界關注的焦點,此前曾因出席活動與一位年輕女網紅十指緊扣,
并且新女友在某社交平臺發文“離了兩次婚我也不介意,因為她們都不懂珍惜你,我懂!”
還艾特了馬景濤的前妻們,從而引發網友熱議,
人紅是非多,圍繞在他身上的爭議,除了“咆哮式”演技的討論,還曾有過一些不那么光彩的傳聞。
早年間曾被曝出有不好的家庭傾向,這些負面消息無疑對他的公眾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此外,還有一些關于他在拍攝過程中行為“過火”,
未經女演員同意便強行親吻等報道,也曾一度將他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這些風波,像一個個不大不小的漩渦,不時在他的人生航程中出現。
但即便如此,他憑借著對角色情感的精準注入和獨特的表演張力,
依然在演藝圈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塑造了不少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近年來,雖然作品數量有所減少,但他并未完全淡出公眾視野,
偶爾會出席一些商業活動,或是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
前不久,他還驕傲地分享了小兒子馬世心演唱歌曲的畫面,言語間滿是作為父親的自豪與疼愛。
這次回到老家,翻看他分享的動態,能感受到他全程都非常開心。
在叔叔家,他了解到叔叔是位象棋愛好者,還曾在比賽中拿過冠軍,言談間很是敬佩。
他還特意曬出了一張珍貴的舊照片,那是1986年,他陪著父親回來看望祖父時拍下的。
照片里的他,年輕帥氣,高大挺拔,和父親的側臉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尤其那額頭和眉眼間的神韻,一看就是親爺倆。
有趣的是,那時候的他,回老家也喜歡戴著墨鏡,看來這時尚品位是幾十年如一日。
親朋好友的熱情款待,更是讓他感受到了濃濃的家鄉情。
表妹知道他愛吃皮皮蝦,特意給他剝好了一大碗,這份細致入微的關愛,是任何名利都無法替代的溫暖。
對于一個在外漂泊多年的人來說,這些平凡的瞬間,或許比聚光燈下的掌聲更能滋養心靈。
他的人生,有過高光時刻的璀璨,也有過低谷泥沼的掙扎。
他塑造過無數愛憎分明的角色,也經歷過復雜難言的情感糾葛。
但當一切喧囂歸于平靜,對家鄉的眷戀,對親情的珍視,成為了他生命中最樸素也最真實的底色。
或許,對于一個在名利場沉浮半生的馬景濤來說,故鄉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地理概念。
【信息來源】
馬景濤個人抖音賬號
大象新聞2025-3-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