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起來,就看到廣州、廈門兩地房貸利率“變天”了!
據相關媒體報道,廣州多家銀行從5月18日起將首套房貸利率下限從LPR-60BP上調至LPR-50BP,廈門緊隨其后于17日將下限從LPR-50BP上調至LPR-45BP,實際利率分別從3%、3.10%攀升至3.1%、3.15%。
按照市場普遍預期,5月20日5年期LPR大概率跟隨逆回購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3.5%。
若以此計算,廣州、廈門兩地調整后的利率水平將分別維持在3%和3.05%,恰好與調整前持平。
這種“對沖式”操作,背后藏著什么樣的玄機?
01
在言叔看來,這本質上是銀行體系在息差壓力下的被動防御。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已降至1.43%,較去年末下降9個基點,創十年新低。
這意味著,在存量房貸利率多次下調、城投債利率壓降至“類國債”水平的背景下,銀行亟需通過調整新增房貸利率來減緩息差收窄速度。
以廣州為例,若維持原LPR-60BP的優惠,LPR下調后利率將跌破3%至2.9%,而銀行凈息差已逼近“生死線”。
更值得警惕的是,3%成為此次調整的關鍵分水嶺。
某股份行風險審批部人士在接受采訪時直言,一旦商業房貸利率跌破3%,將與當前2.6%的公積金貸款利率形成“利率倒掛”,可能引發公積金貸款擠兌風險。
2024年,部分城市曾出現“首付貸”變種,購房者通過信用貸置換房貸,導致實際利率低于2.5%。此次調整后,廣州、廈門的房貸利率雖仍處于歷史低位,但已構筑起防止利率“破3”的心理防線。
02
言叔大膽預測一波,此次調整也將在房地產市場引發連鎖反應。
據5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4月房價數據,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持平,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0.2%,其中廣州二手房價格持平,深圳下降0.3%。
盡管部分城市如上海、廈門新房價格逆勢上漲,但整體市場仍處于“量價齊跌”的膠著狀態。
銀行上調利率雖會增加購房者成本,但在當前市場預期下,對剛需群體影響有限。
以廣州為例,100萬元30年期房貸利率從3%升至3.1%,月供僅增加約55元,而存量房貸客戶仍可享受LPR下調紅利。
所以這種調整更多是釋放政策信號——防止房地產市場過度金融化。
從銀行經營策略看,此次調整也是負債成本管控的先手棋。
成都銀行等機構近期透露,通過做大存款增量、優化資產結構等方式,2025年計劃將負債成本再降10-15個基點。
若LPR如期下調,銀行可同步引導存款利率下行,形成“資產端降、負債端更降”的息差保護機制。這種“以時間換空間”的策略,既響應了貨幣政策導向,又為未來利率市場化改革預留了空間。
03
而這場利率博弈的終極戰場仍在LPR定價機制。
自2019年LPR改革以來,5年期LPR累計下調60個基點,但銀行凈息差卻從2.1%降至1.43%,降幅遠超LPR調整幅度。
此次廣州、廈門的調整,本質上是銀行用“加點”工具對沖“降息”沖擊,反映出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商業銀行自主定價能力的提升。
隨著5月20日LPR調整落地,這場利率攻防戰的下一回合或將聚焦存款利率自律上限調整。
若國股銀行同步下調存款掛牌利率,銀行體系的息差壓力將得到實質性緩解。
目前興業銀行等機構已通過發行綠色金融債等方式置換高成本負債,成本節約達100BP以上。這種“資產負債兩端同步優化”的策略,或將成為行業應對息差收窄的新常態。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利率戰爭中,銀行、購房者、政策制定者形成微妙三角關系。
1、對購房者而言,3.1%的房貸利率仍處于歷史低位,需權衡短期成本與長期資產價值;
2、對銀行而言,守住3%底線既是風險防控需要,也是維護金融穩定的責任;
3、對政策制定者而言,如何在穩增長與防風險間找到平衡點,考驗著宏觀調控的智慧。
當LPR調整的靴子即將落地,廣州、廈門的逆勢操作恰似投石問路,為全國房貸利率政策調整提供了鮮活樣本。
這場利率博弈的最終走向,或將深刻影響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未來格局。
作者:言叔,資深財經評論員,堅信“認知才是最大的不動產”。關注我,用不一樣的視角看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