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昌火車站的出站口,總能看到這樣令人無奈的場景:乘客們攥著手機,一遍遍撥打網約車司機電話,聽筒里卻只有機械的忙音;手機地圖上,代表網約車的圖標不往約定方向行駛,反而朝著相反方向越走越遠,而訂單狀態卻始終顯示 “行程中”。
這些網約車司機的 “迷惑行為”,正成為眾多乘客出行路上的 “堵點”。
不少乘客紛紛吐槽,在南昌火車站打網約車仿佛在 “開盲盒”。滿心期待能快速乘車抵達目的地,等來的卻是司機的漠視與敷衍。有人在寒風中苦等半小時,司機卻始終不接電話;有人看著手機顯示的預計到達時間不斷推遲,最后不得不取消訂單重新叫車;還有人好不容易上車,卻被司機抱怨目的地偏遠,一路冷臉相對。
那些前往高新、高遠等區域的乘客,更是常常遭遇 “隱形拒載”,司機接單后各種消極應對,就是不愿將乘客順利送達。
而司機群體中,也存在著諸多抱怨。在他們看來,南昌火車站周邊交通擁堵,路況復雜,前往高新、高遠等偏遠地區不僅耗時久,而且可能面臨空車返回的風險,經濟收益難以保障。
平臺不合理的派單機制,讓他們被迫接受不劃算的訂單,卻又擔心取消訂單會面臨處罰,于是選擇用不接電話、反向行駛等消極方式 “無聲抗議”。
乘客的出行體驗與司機的運營訴求在南昌火車站這個交通樞紐處激烈碰撞,暴露出網約車行業在管理與服務上的漏洞。
平臺的派單算法未能精準平衡司乘雙方需求,監管機制也未能對司機的不良行為形成有效約束;司機缺乏基本的職業素養與服務意識,將個人利益凌駕于乘客權益之上;而火車站周邊復雜的交通狀況、偏遠地區的地理因素,更像是催化劑,加劇了雙方的矛盾。
當網約車本該帶來的便捷高效,在南昌火車站變成一場充滿怨氣的博弈,無論是乘客還是司機,都成了這場困局的受害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