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集智俱樂部聯合江南大學教授王志軍,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崔光佐,翼鷗教育創始人宋軍波,TalkingBrain 聯合創始人林思恩,清華大學講師方可,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后郭玉娟,共同發起。希望通過匯聚教育學、系統科學、腦科學、計算機科學、社會學等多領域交叉視角,突破單一學科的局限,對人類社會未來學習發展形成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
從2025年4月16日開始,每周三晚上19:30-21:30,讀書會將以線上形式進行,持續時間預計8-10周。讀書會詳情及參與方式見后文。
分享背景
在人工智能深刻改變知識生產與傳播的今天,傳統教育體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知識更新速度遠超課堂講授的節奏,標準化教學難以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機械記憶與重復訓練的價值在 AI 的沖擊下需要重新思考。智能時代下,“學習” 不再局限于知識的單向傳遞,自主學習與創造力是支持學習者適應智能時代的核心競爭力,我們亟需回歸教育本質,重新思考:如何培養學習者適應智能時代的創造力?教育體系又該如何支持學習者主動探索與知識創造?
分享簡介
崔光佐老師將結合其豐富的教學案例(如幼兒園到大學貫通培養、數學物理跨學科實踐),揭示創造學習的底層邏輯,解析其在K12及高等教育中的落地路徑,展示創造學習如何突破傳統講授模式,讓學習者在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中自主構建知識體系。此外,他還將深入探討創造學習對教育管理、教材設計、評價體系的革新要求,為智能時代的教育變革提供可操作的解決方案。
分享大綱
1. 創造學習的理論基礎2. 創造學習的實踐方法3. 創造學習的教育體系構建4. 智能時代的教育展望
主講人簡介
崔光佐,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創新能力與智力發展的研究和實踐,受多項國家社科基金支持,親自授課數千余節,涵蓋幼兒園、中小學、本科生和研究生,開創了高效獨特的智力提升教學法,發表多篇論文、專著,自主研發成功國際領先的教材,在全國多個省市開展實驗,顯著提升了學生的智力水平、創新能力和學業成績,深受家長和老師的好評。
報名參與
直播信息
2025年5月21日(周三)19:30-21:30
報名加入社群
斑圖鏈接:https://pattern.swarma.org/study_group/909?from=wechat
掃碼報名(可開發票)
掃碼參與「」讀書會,加入群聊,獲取系列讀書會回看權限,共建共享學習的復雜性社區,與一線科研工作者、教育實踐者溝通交流,共同推動這一處于混沌狀態的前沿領域的發展。
[1] 布魯納著,邵瑞珍譯,教育過程,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2] 弗萊登塔爾,作為教育任務的數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 安德森著,皮連生譯,學習、教學和評估的分類學,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4] 崔光佐,思維能力的教學理論與實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 肖前,李秀林,汪永祥,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AI時代的學習:共探學習的復雜性」主題讀書會
在技術浪潮的沖擊下,智能時代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正發生根本性轉變——學習已不再局限于簡單的知識傳遞與記憶,當機器能夠替代程式化技能,人類的創造力、批判性思維與跨界協作能力將成為核心競爭力;當知識更新周期以月甚至天為單位迭代,教育的使命不再是填鴨式灌輸,而是培養終身學習者的自適應能力。
在此背景下,集智俱樂部聯合江南大學教授王志軍,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崔光佐,翼鷗教育創始人宋軍波,TalkingBrain 聯合創始人林思恩,清華大學講師方可,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后郭玉娟,共同發起。希望通過匯聚教育學、系統科學、腦科學、計算機科學、社會學等多領域交叉視角,突破單一學科的局限,對人類社會未來學習發展形成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
詳情請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