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建引領教育發展的理念,積極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近日,四川省遂寧市第一中學校(簡稱:遂寧一中)舉行“AI與教學融合”專題講座。
此次活動作為學校“書臺春曉”教研節的重點活動,會議聚焦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旨在通過黨組織引領、黨員先鋒示范,探索教育數字化轉型新路徑。活動特邀人工智能領域權威專家與校內黨員骨干教師協同主講,通過專題報告、案例剖析及跨學科對話,系統闡釋AI技術驅動下的課堂重構策略。學校黨委同步部署“AI+教學”行動計劃,要求黨員教師率先開展教學范式創新,將思政元素融入技術應用,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同頻共振。
講座現場,四川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講師張薇圍繞“Al技術教學應用與創新實踐”這一主題展開分享。她以自身使用AI工具的豐富實踐經驗為切入點,通過一系列生動的案例和圖片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示了Al技術在詩歌創作、繪圖、圖像智能編輯、音樂創作等多個領域的卓越表現和無限潛力。同時,張薇著重對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析,強調教師應積極使用AI技術,將其作為提升教學質量的得力助手。同時,她巧妙運用實例操作,系統地介紹了DeepSeek、騰訊元寶、通義Al、豆包、WPS靈犀等多款實用AI工具及資源平臺,幫助教師們更好地掌握和應用AI技術。
四川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講師張薇作主題講座
在互動環節中,聆聽講座的教師們熱情高漲,紛紛提出了自己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問題,張薇都耐心細致地進行了解答,還分享了一些實用的技巧和經驗,讓教師們收獲頗豐。
現場人員認真傾聽講座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如何將其有效應用于教育教學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課題。講座中,遂寧一中信息技術教師王甜恬為大家深入剖析了AI大模型的“超能力”與局限性,并從AI大模型賦能教師教學、教師學習、教學評價三方面分享了AI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廣泛應用案例,指導教師們如何更好地應用AI工具來輔助教學。“AI不是威脅,而是教育進化的‘催化劑’!”她鼓勵教師們要積極運用AI技術,將AI技術融入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創新教學方式,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遂寧一中信息技術教師王甜恬作主題講座
當AI技術與三尺講臺相遇,改變的不僅是工具與手段,更是教育思維的升華。此次講座內容豐富、深入淺出,不僅為教師們搭建了深度學習AI技術的優質平臺,也為他們在教育教學中應用AI技術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與方法。同時,進一步推動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智能化發展。(供稿方:四川省遂寧市第一中學校袁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