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晨光灑在銅陵市特殊教育學校(以下簡稱“特教學校”)嶄新的實訓洗車車間,該校13歲的聽障學生小星(化名)正熟練地操作著高壓水槍沖洗車輛。從最初辨認汽車部件到如今獨立完成洗車流程,這個曾經羞于與人交流的學生如今眼睛里閃著光:“我想開一家自己的洗車店。”
這是銅陵市特殊教育與職業教育深度融合,構建“特教+技能”銜接體系結出的碩果,也是銅陵市破解殘疾人群就業難題的生動注腳。
特教學員正在學習烘焙
特教學員正在擦車
特教校園里開啟了專業技能課
在特教學校的面點教室里,揉面墊上撒著面粉,烤箱的暖光映著師生們專注的側臉。銅陵理工學校面點教師向春艷握著搟面杖演示起酥技法時,特教學校教師呂春燕半蹲著,用掌心包裹住一名學生微微發抖的手腕,幫他校準按壓面團的力度。這對“主教+輔教”的搭檔正默契配合指導學生熟練掌握技能要點。
作為來自銅陵理工學校的專業教師,向春艷將面團發酵的溫度曲線、包餡手法的力學原理轉化成朗朗上口的口訣,而扎根特教多年的呂春燕則像位心細的“翻譯官”,把專業知識拆解成視覺卡片、觸覺教具,甚至編成手指操,提升培智學生的學習效果。
如今,像這樣的“雙師同堂”在該市特教學校課堂上不停“上演”著。“我們把銅陵理工學校的專業資源‘搬’進特教校園,讓這里的學生既能享受專業實訓,又能得到無微不至的生活關懷,助力學生們成長成才。”銅陵市特教學校校長陳浩介紹道。
27名學員由“受助者”變“助人者”
據了解,2023年,特教學校與銅陵理工學校簽訂聯合辦學協議,打開了特殊教育傳統模式的“口子”,通過“人籍分離”模式讓特教學校培智職高班的學生既能學習面點制作、客房服務等實用技能,又能保留特教學校的生活化教學場景。目前,銅陵理工學校已為19名心智障礙學生量身定制面點制作、客房服務、洗車美容等課程,創新“學歷+技能”雙證培養模式。銅陵理工學校教師張小祥告訴記者,通過心理輔導與技能傳授并重,已有27名學員成功創業,實現從“受助者”向“助人者”的轉變。
“我們不是社會的負擔,而是創造價值的一分子。”曾在銅陵理工學校接受無人機操作專業培訓并在市級大賽中獲金獎的殘疾人銅紀周(化名)如今已成為銅陵市一企業的技術骨干。
用技能教育照亮殘疾學員就業路
據悉,銅陵理工學校緊扣區域發展脈搏,構建起從技能育苗到就業護航、再到創業孵化的全周期培育體系。并聯合當地殘聯、人社部門及企業,共同為殘疾學員量身定制“技能培訓+就業指導+創業孵化”全鏈技能成才之路。電子商務、無人機操作、徽廚技藝、面點制作、特色農產品加工等適殘專業各具特色,照亮每個殘疾學員就業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該校還與京東云共建電商直播實訓中心,為殘疾學員打開了云端創業的新窗口,目前已有43名學員成功畢業。他們坐在鏡頭前,通過創意策劃、流暢直播,在農產品帶貨、手工藝品推介等領域嶄露頭角。
近日,銅陵理工學校通過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評審,正式獲評“國家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這標志著該校不僅在殘疾人職業教育領域的探索與實踐獲得國家層面的認可,也為區域殘疾人就業創業與融入社會注入了強勁動力。
“未來我們將引入國際認證體系,讓銅陵經驗走向全國。”銅陵理工學校黨委書記管清華表示,該校計劃投入資金擴建智能制造實訓中心,新增工業機器人運維等前沿專業;深化長三角校企合作,共建國際認證體系;開發“云職教”線上平臺,利用VR技術惠及肢體障礙群體。
“為殘疾人就業提供了標準化、專業化支撐,是落實‘十四五’殘疾人保障規劃的重要實踐。”該市教育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銅陵市將持續探索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推動職業教育從“被動適應”轉向“主動引領”,職業教育和特殊教育相向而行,雙向發力,為特殊職業教育改革繪制出一份“地方樣本”。
名師風采
“江淮名匠”夏大超
匠心點亮技能夢
“不要怕,觀察好再下手,老師那時候看著這些材料也是無從下手,沉下心練習,慢慢地就能上手了。”5月12日,在銅陵理工學校,烹飪專業負責人夏大超耐心指導學生練習瓊脂雕刻。教室里,除了窸窸窣窣的雕刻聲,一片安靜。
瓊脂雕刻作為中國傳統工藝,成品后觀感如玉,又如翡翠瑪瑙般清澈透亮,在餐飲行業深受肯定。“它雖屬于食品雕刻范圍,但因原料稀缺,做工繁瑣,加上它不同于果蔬雕刻有組織纖維的緊實度,它對雕刻師的基本功要求極高,又因其質感如豆腐般軟嫩,沒有很好的刀功,很難準確下刀,更別說要雕刻出精巧逼真的藝術作品。”夏大超說,這些年,他幾乎將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教學上。
年幼時,因對美術有著獨特的見解,促使夏大超成年之后踏入了烹飪藝術行列。2005年拜師學習食品雕刻,經過數年學習和打磨,他不僅精通食品雕刻藝術,還強化訓練了烹飪基本功,憑借精湛的刀工將冷盤藝術制作得獨具一格,在行業比賽中多次斬獲金獎,并獲評2016年度“中華金廚獎”、華東賽區“快雕王”、安徽省烹飪工匠等。
“傳承瓊脂雕刻,不僅是我師傅的夢想,也是我的一個心愿,想讓更多人知曉它”。2010年,夏大超投身職業教育,2019年擔任銅陵理工學校烹飪專業負責人,將自己的烹飪經驗悉數傳授給學生。2023年2月,其指導的學生張偉晨在全省職業教育技能競賽榮獲安徽省冷拼與食雕賽項一等獎;2021年,在安徽省職業技能大賽——全國餐飲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安徽選拔賽中,指導學生獲特金獎......隨著其指導的學生在各項職業技能大賽中嶄露頭角,夏大超頗感欣慰,其相繼被授予“安徽省技術能手”、安徽省烹飪工匠、安徽省首屆“江淮名匠”等稱號。
如今,夏大超依然堅守在食品雕刻創新與傳承的第一線,從2010年任教以來,其以自身經驗指導學生學習,致力于食品雕刻新食材研發與技藝提升,同時還不斷參加社會化培訓與宣傳,積極參加省市各類技能大比武交流與學習,大力推崇食品雕刻的魅力,使食品雕刻被更多人接受和認可。
夏大超在雕刻
(通訊員徐小波、記者程榕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