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巢老人
文丨談古論今
大家好,這里是談古論今。
湖南郴州,近期警方攻破了一樁專挑老年人下手的詐騙案,涉及800多老人,涉案2億元。
騙子不是一上來就談錢,那樣功利性太強。
他們首先是廣撒網,名頭花樣非常多,什么“免費體檢”、“健康講座”,專挑老年人愛去的場子舉辦活動。
在這過程當中,他們不斷給老人們發點紙巾、雞蛋。一來二去,老人的基本情況,家里有幾口人,身體怎么樣,手里有沒閑錢,全都摸得一清二楚。
接著,就該“專家”登場了。
一些“健康顧問”、“理財經理”,開始全部出動。他們嘴甜腿勤,隔三差五就會給老人打上一個電話,還時不時上門看望老人。
等火候差不多了,就開始忽悠了:為了給更多老人帶來關愛,我們的體檢中心要擴建,這是個很好的投資項目,現在向“家人”們融資,經申請一年能給到9%的利息。
但也老人很警惕,說現在全國各地的“高回報養老項目”不少,自己有點擔心。
這時候騙子不會急,反而后退一步。
等趕上老人生個病、或鬧個情緒時,騙子們就會第一時間出現,噓寒問暖、鞍前馬后、端茶倒水,那叫一個體貼,比親兒女還上心。
到了這個時候,就很少有老人不會陷進去了。
有老人把錢投進去后,頭幾個月的利息還是準時到賬的,因為騙子們也要“口碑”。先進去的老人們心里踏實了,就開始一傳十,十傳百,更多老人就這么進來了。
等到騙子覺得“魚”夠肥了,就把網一收,立馬人去樓空。這一收割,老人們的錢袋子能不空?
好在警方很快破獲,但追回的金額能有多少,很不好說。
參考之前那些大案,比如“中安民生”的上百億騙局,最后只追回了多少?老人的養老錢,多半是肉包子打狗了。
這些騙子的招數能有多新鮮?我看真沒有。
但為什么總有老人前赴后繼地“中招”,其中還不乏許多高知?他們在菜市場能為一毛兩毛跟小販磨半天,怎么到了騙子這兒,幾十萬都就這么大方了?
老年人之所以容易被詐騙,并非僅僅因為騙子的巧舌如簧,根子在于子女對父母長期施行的“情感外包”。
演講送雞蛋,這都是幾十年前的老套路了,完全就是“土法煉鋼”。騙子們之所以能屢試不爽,正是因為踩中了老人們情感的空虛。
現在的年輕人,嘴邊掛的都是“忙死了”、“壓力山大”、“下次一定”。一年到頭都見不著老人幾面,電話也從來不打,完全像是甩手掌柜一樣把老人給“外包”了。
平時總是鼓勵老人們多走出去,找點事做做,其實就是不想在老人身上花心思。
老人也只能真的多出去走走,這一走,不就容易走到騙子挖的坑里了嗎?
這種現象,社會上也不是不重視。
之前江蘇警察,就曾喊話子女多要多關心獨居老人。可現實呢?空巢老人還是一大把,而老人們心里的那個“巢”更空。
天津師大也有過研究——
越是感到孤獨的老人,就越容易把騙子當“知心小伙”、“貼心小棉襖”。時常聽到新聞里的那些老人哭訴嗎,說“這些推銷員比我兒子還孝順”,聽著扎不扎心?
老人們在外頭找“溫暖”,結果被“溫暖”燙得遍體鱗傷,這鍋,子女們甩得掉嗎?有的老人被騙了,還不敢跟孩子說,就怕聽到那句“早叫你別信了,活該!”。
親人間的隔閡,可見一斑!
說到底,咱們做兒女的,不能光給錢就覺得萬事大吉,
那叫“取款機”,不叫親人。
也別等老人的“棺材本”真被騙空了,才開始捶胸頓足。
燈火可親,話語可暖,
多陪陪老人吧,他們要的從來不是9%,而是你們。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信息來源均為網絡,如與事實不符或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系作者澄清或刪除。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營造綠色網絡世界!
敢為蒼生諫真言,豈因禍福避趨之!
@關注、點贊和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