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明確要求公務用車,優先選用國產新能源汽車。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相關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大幅增加。
新能源汽車產業,缺人!
此前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預計,到2025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人才缺口將達103萬人。據悉,新能源汽車產業因其高自動化、高智能化的特點,對從業者專業要求高,相關人才的需求無法靠“堆人數”的方式滿足。業內人士表示,人才缺口將主要集中在涉及研發制造環節的高技能人才和涉及銷售與售后維修的產品服務人才,其中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將會愈加迫切。
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加,促使越來越多的院校開設相關學科專業。新能源汽車工程專業早在2018年進入本科專業目錄,此后該專業的新增熱度不減。據統計目前全國共有98所本科高校新增新能源汽車工程專業。此外相關資料顯示,2023年全國高職院校開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院校已達到716所,較2018年增加了近1.5倍。
多地明確: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發展
各地也積極推動高校對接產業,以培養更多適應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需求的人才。
安徽在2022年印發《深化高校學科專業結構改革服務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省高校服務安徽省新興產業的學科專業比例要達到70%以上,高校學科專業設置調整重點圍繞服務安徽省十一大新興產業,其中就包括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
河南發布《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發布<河南省重點產業對應職業教育緊缺專業設置指導目錄>的通知》,要求各職業院校根據“7+28+N”重點產業鏈建設對人才的需求,及時在專業布局、課程設置等方面做出快速、準確的調整,“7+28+N”產業體系中的“7”指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7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其中之一,成為職業院校專業調整的重要方向。
江蘇的《江蘇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25年職業教育擬招生專業設置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聚焦江蘇省“1650”等現代化產業體系布局,主動對接區域產業發展規劃,服務區域重點產業、支柱產業、特色產業發展,積極調整和新設相關專業,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中包含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集群。湖北在《關于公布普通高等學校服務湖北現代化產業體系學科專業的通知》中提出,支持高校面向特色優勢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關鍵領域布局相關學科專業,湖北五大優勢產業分別為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和北斗產業,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成為高校學科專業布局的重點領域之一。
2024年陜西省發布《深化新時代陜西高等教育學科專業體系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到緊密對接陜西省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和重點產業鏈建設,優化學科專業設置,34條重點產業鏈中包括乘用車(新能源)產業鏈、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等,推動高校專業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鏈的深度對接。
從就業情況來看,近幾年本科和高職畢業生在新能源汽車相關行業都展現出較好的就業態勢。
《2024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分析,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的月收入持續增長,2023屆畢業半年后月收入達到6763元,位列月收入較高的行業類第三,這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密切相關。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該領域薪資漲幅較大,2018屆畢業五年后薪資漲幅達到150%,且畢業生能夠獲得較強的從業幸福感,2018屆畢業五年后就業滿意度均為82%。從職業來看,2023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后從事汽車電子工程技術人員這一職業的月收入為7190元,高于全國平均(6050元),進入2023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前20位職業。
高職方面,《2024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分析,交通運輸裝備制造業的月收入增長尤為顯著,2023屆畢業生的月收入達到5489元,排名上升至第二位,這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增長有著直接的聯系。新能源汽車技術等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展現出較高的就業質量,反映了專業與當前產業發展趨勢的緊密對接。
2023屆高職生畢業去向落實率較高的專業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位居前20位。2023屆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高職生,畢業半年后的月收入為5118元,高于全國高職平均(4683元),位居高職高薪專業前30位。此外,該專業還入選了2024年高職就業綠牌專業。(注:綠牌專業是指就業落實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且市場需求增長的專業)
陽光高考網中相關專業的學生評分也體現了對新能源汽車相關專業的認可。在機械類專業的專業滿意度及就業滿意度中,新能源汽車工程的專業滿意度和就業滿意度均為4.6分,僅次于智能車輛工程。數據表明,目前新能源汽車相關專業在學生中具有較高的認可度,無論是專業學習體驗還是就業后的滿意度都處于較好水平。
綜合來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快速發展,對相關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而高校通過調整專業設置,積極對接產業需求,為行業輸送了大量人才。從就業數據來看,本科和高職畢業生在該行業都有較好的就業表現。隨著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對高技能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將更加迫切,高校也需要不斷優化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以更好地滿足產業發展的需求。
來源:麥可思研究整理自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麥可思研究等。
聲明:麥可思研究原創內容全面開放非盈利目的的轉載授權,轉載請留言或添加編輯微信獲得長期白名單授權(電話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轉載要求——
1.文首注明“轉載于麥可思研究”。
2.轉載請在文章發布的24小時后進行。
關注“麥研文選”,獲取更多數據——
?回復“月收入”,可獲取2023屆本科、高職月收入TOP30專業名單。
?回復“本科就業滿意度”或“高職就業滿意度”,分別獲取2023屆本科或高職就業滿意度較高專業TOP30名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