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司法浪潮的奔涌下,印江自治縣人民法院合水法庭勇立潮頭,積極響應時代號召,以黨建為引領,全力投身于新時代“楓橋式人民法庭”的創建工作。他們用行動讓司法的陽光,灑遍每一個角落,讓公平正義在基層深深扎根,開花結果。
黨建引領 筑牢司法之魂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黨建是人民法庭工作的根本與源泉。近年來,合水法庭把黨建工作當作法庭建設的“紅色引擎”,堅定地將黨支部建在法庭之上,讓那鮮艷的黨旗,在司法一線烈烈飄揚。
法官走進田間地頭宣傳。
每個月9日是合水法庭紅色黨小組固定的集中學習時間。干警們圍坐一堂,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等。他們時而專注聆聽,時而熱烈討論,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斷碰撞。有一次,在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中關于公平正義的論述時,法庭干警代方莉感慨道:“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作為法官,我們手中的法槌雖小,卻承載著沉甸甸的公平正義。每一次開庭、每一份裁判,都關乎當事人的切身利益,關乎法律的尊嚴與權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定要繼續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秉持公正之心,認真審查每一個案件事實,準確適用每一條法律,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不負人民的期待與信任。”
法官走進群眾家中了解情況。
通過一次次這樣的集中學習與專題研討,干警們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政治素養不斷提升,法庭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穩步前行。
合水法庭還與印江自治縣人民法院板溪法庭、洋溪法庭成立了“紅色黨小組”,開展黨建共建活動。通過主題黨日活動,法庭干警走進田間地頭,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開展法律知識宣講,
通過這些黨建共建活動,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凝聚起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強大合力。
多元解紛 奏響和諧樂章
“楓橋經驗”的核心,是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合水法庭深刻領會這一經驗的內涵,積極探索多元解紛機制,精心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矛盾糾紛化解體系。
前不久,合水法庭接到了一起棘手的合同糾紛案件。合水法庭跑出護“薪”加速度,實現調解履行雙到位。4月1日,印江法院合水法庭成功調解了一起農民工欠薪糾紛,并促使案款當日履行完畢,得到了當事人的肯定。
調解合同糾紛案件。
據了解,胡某與羅某系夫妻,2024年二人為某農牧業公司提供勞務,主要負責飼養肉豬,2024年2月6日雙方對勞務費進行了結算,但卻遲遲未支付胡某、羅某勞務費,二人多次催要無果后訴至法院。受理案件后,承辦法官聯系雙方當事人了解案件具體情況,胡某稱:“走到法院實在沒有辦法,不要小瞧那一點點工資,希望法院能夠多站在農民工的角度解決糾紛。”
法官向村民宣傳法律知識。
調解過程中,承辦法官堅持如我在訴的理念,一方面向被告釋法說理,希望被告體諒農民工維持生計的不易,向被告釋明拖欠農民工工資應承擔的法律后果,督促其想辦法解決;另一方面耐心向原告釋明被告也存在一定難處,希望原告也能從被告的立場給予一定的理解。最終,雙方達成一致調解協議,被告當場支付了原告部分工資,中午時分,胡某向法官發來短信稱被告已將工資履行完畢。上午調解中午履行,農民工工資一步到位,該案得以圓滿化解。
在合水法庭,這樣的案件還有很多。通過建立常態化的溝通協調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同研究解決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有效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了解案件情況。
信息化手段,也為合水的解紛工作插上了翅膀。在線調解平臺的搭建,讓當事人足不出戶就能解決糾紛。
“對于在外地打工的當事人,因為合同糾紛需要處理,原本以為要請假回來,耽誤工作又花費不少費用。得知可以通過在線調解平臺解決后,他激動不已。在法官的主持下,他與對方當事人通過視頻連線,進行調解。整個過程便捷高效,不到半天時間,就解決了糾紛。”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合水法庭還能對糾紛類型、數量、分布等情況進行分析研判。通過分析發現,某一時間段內,轄區內的勞務合同糾紛案件增多。法庭及時與相關部門溝通,共同制定解決方案,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了此類糾紛的發生。
司法為民 傳遞溫暖力量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合水法庭始終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司法為民理念,貫穿于法庭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
訴訟服務大廳里,導訴員熱情地為當事人指引方向。一位老人前來立案,因為年紀大了,聽力不太好,導訴員小張耐心地湊到老人耳邊,詢問他的訴求,一步一步引導他完成立案手續。立案窗口的工作人員,總是面帶微笑,認真審核每一份材料,對于材料不全的當事人,一次性告知需要補充的內容,并提供詳細的指導。信訪接待室里,法官認真傾聽當事人的訴求,為他們排憂解難。休息座椅上,還貼心地準備了免費的飲用水和急救藥品,處處體現著司法的人文關懷。
訴訟服務“綠色通道”,為特殊群體打開了一扇希望之門。有一次,幾位農民工來到法庭,他們被拖欠了半年的工資,生活十分困難。法庭立即啟動“綠色通道”,優先為他們立案,并迅速組織調解。法官多次與拖欠工資的老板溝通,向他闡明法律后果。經過不懈努力,老板終于認識到錯誤,支付了農民工的工資。拿到工資的那一刻,農民工們激動得熱淚盈眶,他們緊緊握住法官的手說:“謝謝你們,要不是你們,我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走進村里開展巡回審理。
對于一些鄰里糾紛、家庭糾紛等案件,合水法庭適時地將審理搬到“田間地頭”。2024年11月,對于轄區內木黃鎮張家溝村發生的一起家庭糾紛案件,合水法庭將審理現場搬到了張家溝村村委會,審理了一起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糾紛案件。在當事人家門口,聽取雙方當事人的陳述,結合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了耐心細致的調解。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協議,讓兩位因生活瑣事發生爭執上升到肢體沖突的親兄弟摒棄前嫌、握手言和,再續親情。
合水法庭矛盾糾紛調處室。
同時,法官代方莉還借此機會,向村民們普及法律知識。村民紛紛感慨道:“這樣的審判太好了,情理結合,讓親兄弟一笑泯恩仇,還讓我們在家門口就學到了法律知識,”通過巡回審判,以案說法,不僅解決了糾紛,還增強了群眾的法治意識,真正做到了“審理一案、教育一片”。
在黨建引領下,合水法庭在創建新時代“楓橋式人民法庭”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碩果累累。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的比例不斷提高,群眾的滿意度節節攀升,司法公信力日益增強。下一步,合水法庭將繼續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開拓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楓橋式人民法庭”,為基層社會治理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續寫司法為民的嶄新篇章。
來源:貴州日報報刊社
監制:王贊 |審核:馬力 |編輯:陳維
陳維楊赟
推薦點擊
點擊進入人民法院在線服務貴州小程序,足不出戶即可網上立案、手機閱卷、申請調解等哦~
掃描下方二維碼可直接下載部分案件民事起訴狀、答辯狀示范文本電子版哦~
點擊關注銅仁法院公眾號,為您推薦更多銅法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