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點擊上圖查看詳情
當地時間5月18日,根據美國前總統拜登辦公室發布的一份聲明,82歲的拜登被確診患有前列腺癌,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聲明指出,拜登上周因泌尿系統癥狀加劇而新發現一個前列腺結節,醫生在進一步評估后于16日診斷拜登患有前列腺癌。
聲明稱,雖然這是一種更具侵襲性的癌癥,但這種癌癥似乎對激素敏感,因此可以進行有效治療,拜登及其家人正在與他的醫生共同探討治療方案。
美國前總統拜登 新華社資料圖
高齡是前列腺癌發病的絕對高危因素之一
未來或許會超過肺癌
成為我國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第一位
浙江省腫瘤醫院副院長、重離子醫學中心主任朱驥主任醫師介紹,目前,前列腺癌居歐美發達國家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第一位。“高齡是前列腺癌發病的絕對高危因素之一,而這種癌的發生也和經濟水平密切相關,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人口預期壽命的增加,前列腺癌的發病也會大幅增加。”近幾年,我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也在不斷增加,以浙江省為例,根據近兩年的《浙江省腫瘤登記年報》,前列腺癌從2023年的男性發病第四位上升至2024年的第三位。“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在未來,前列腺癌的發病率或許會超過肺癌,成為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第一位。”
2024年浙江省腫瘤登記地區癌癥發病率,前列腺癌位列第四
“前列腺癌的高危因素可以分為絕對高危因素和相對高危因素,絕對高危因素中,除了高齡,還有家族史和種族。相對高危因素則包括飲食(肉類、脂肪類等高脂飲食)、肥胖、不良生活方式、煙酒、缺乏運動等。前列腺癌是激素依賴性疾病,高脂飲食可增加體內雄激素水平,肥胖也會導致體內激素代謝的改變,帶來相關風險。”
有人說前列腺癌是“懶癌”,“確實相對其他惡性腫瘤,前列腺癌的發病年齡靠后,發展速度相對慢一些,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朱驥表示,臨床上,按照相關指標、影像檢查結果、分期、評分等,將患者根據不同風險進行分層。對于低危、病灶局限且沒有轉移的前列腺癌患者來說,5年生存率可超過90%。“而對于中高危患者,尤其是像拜登這樣已經出現骨轉移的晚期患者來說,生存率會大打折扣,5年生存率在40%左右。”
早期前列腺癌大多無明顯癥狀
建議前列腺增生患者積極主動篩查
得知拜登確診前列腺癌且出現骨轉移的消息后,美國多位頂尖醫生都表達了質疑,為什么一位前總統會被診斷出患有晚期前列腺癌?耶魯大學放射學和生物醫學影像學、公共衛生管理和經濟學教授福爾曼博士表示:“在拜登卸任總統之前,他的身體情況沒有得到關注,這令人難以置信。”
而另外一位頂尖泌尿科醫生舒斯特曼博士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拜登直接被確診晚期癌癥這件事簡直“聞所未聞”。舒斯特曼稱不太可能有人每年接受體檢而不被注意到患有前列腺癌,更何況拜登是一位擁有最先進護理的前總統。
專門研究癌癥的斯蒂文·奎伊博士也表示,就算是最具攻擊性的前列腺癌,在出現轉移之前,也有至少5-7年的時間可以接受治療。
從前列腺癌發生到出現骨轉移,是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在此期間拜登是否曾出現相關癥狀或者相關篩查的異常,由于目前公布的信息有限,我們不得而知。但在早期階段,大多數前列腺癌確實沒有明顯癥狀,很多人都是在體檢中發現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是前列腺癌篩查最具價值的腫瘤標志物)指標異常,進一步檢查才確診。不過,朱驥提到,隨著腫瘤體積增大,患者可能出現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等泌尿系統癥狀,拜登辦公室發布的聲明中也提到,拜登上周因泌尿系統癥狀加劇而新發現一個前列腺結節,進一步評估后確診。
前列腺增生患者是否屬于前列腺癌高危人群?朱驥認為,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群體的常見病,它的發生也和年齡密切相關,高齡屬于兩種疾病的共同風險因素。“另外,前列腺增生所帶來的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等癥狀有時也可能與前列腺癌的相關癥狀混淆,不能簡單說前列腺增生患者是前列腺癌的高危人群,但也建議前列腺增生患者積極主動進行篩查。”
最新發布的《2024浙江省腫瘤登記年報》顯示,相比前一年的數據,4種癌癥發病率增幅超過10%,其中前列腺癌增幅最為顯著。
某種程度來說,這是浙江省早癌篩查卓有成效的積極信號。以往,超過一半的前列腺癌患者初診時已是晚期,出現轉移的情況居多,而如今,越來越多的早期、年輕患者被發現。
什么情況下需要進一步穿刺確診?
前列腺癌診斷的金標準是穿刺并找到癌細胞。什么情況下需要進行穿刺?國內指南提到,肛門指檢發現前列腺結節可以進行穿刺;影像學檢查發現可疑病灶可以進行穿刺;PSA指標大于10或在4-10之間,可結合臨床其他檢查結果判斷是否進行穿刺。
“臨床中也有一部分患者穿刺不到癌細胞,但影像學檢查和PSA指標都提示異常,這部分患者可以先進行密切監測,選擇適當時機再進行穿刺。而針對部分患者關心的穿刺是否可能帶來癌細胞的播散問題,的確不能完全排除播散風險的存在,但在大量現有循證醫學的數據支持下,風險總體可控,而一旦發現癌細胞,后續就要進行抗腫瘤治療,無論是手術還是放療,都可以在過程中消除這種風險。”
朱驥提到,隨著前列腺癌篩查的逐漸普及,過度診療的質疑也隨之而來。“相當一部分前列腺癌的發展速度不是特別快,然而,即使是經醫生評估認為可以進行密切監測觀察的低危患者,一般也會選擇更積極地進行抗腫瘤治療。如何進行監測與抗腫瘤治療之間的平衡,目前依然是國際研究的熱門話題,需要有經驗的醫生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考慮。”
前列腺癌的治療手段主要是手術和放療
重離子治療存在明顯優勢
針對癌細胞沒有發生轉移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目前臨床上主要的根治手段是手術和放療,過程中也會根據情況結合內分泌治療。無論是哪一種手段,近些年的治療效果都有了顯著提高。“通過達芬奇機器人進行手術,更好地做到精準、微創的同時,還能降低術后漏尿、性功能障礙等并發癥的發生概率。在放療技術方面也在迭代升級,對于危險度相對較低的前列腺癌,光子和重離子的治療控制效果類似;而對于高危前列腺癌,重離子的腫瘤控制效果比光子更理想,同時還能顯著降低不良反應,尤其是減少直腸出血的風險,根據相關數據,出現明顯癥狀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在2%以內。”
“前列腺癌患者出現的轉移最常見的就是骨轉移,和拜登的情況一樣。在治療上,首先,我們需要先評估轉移是孤立性轉移還是廣泛轉移。如果是孤立轉移,癥狀不明顯,在控制好局部病灶的同時結合全身內分泌治療,患者同樣可能獲得長期生存。而如果已經出現廣泛轉移,治療效果相對來說就不那么理想,治療模式需要以內分泌治療、化療等全身治療為主。另外,也可以考慮核藥治療(一種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進行腫瘤治療的方法,通過口服或注射含放射性核素的特殊制劑進行癌細胞的殺滅,治療方式屬于內照射)。目前,我們醫院的核醫學科也在針對相關藥物進行臨床研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拜登辦公室在聲明中提到“這種癌癥似乎對激素敏感,因此可以進行有效治療”,對此,朱驥解釋,內分泌治療的目的是降低患者體內雄激素水平,因此,也可以稱之為激素治療。“大多數前列腺癌患者在初次使用內分泌治療的時候效果都還不錯,但是,一定時間之后可能會出現耐藥,所以如果是單純的內分泌治療,很難獲得長期的腫瘤控制效果。”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張慧麗
通訊員 馬華君 王屹峰
編輯 成嘉怡
審核 羅祎 王晨郁
VIEW MORE
|小米突發!多人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616.43克拉!女子在身穿的衛生巾中藏2003粒鉆石被抓
|首批杭州十大“科技新特產”名單出爐,你想帶走哪些杭州記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