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wǎng)·閃電新聞5月19日訊 5月17日,大型現(xiàn)代呂劇《長調悠悠》劇目論證會在濱州召開。濱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周衛(wèi)華,濱州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孟莎莎、濱州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三級調研員程明昌及科右中旗委宣傳部、陽信縣文旅局相關領導參加會議,會議由濱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曉勇主持。
論證會上,《中國戲劇》原主編賡續(xù)華,中國戲曲表演學會會長黎繼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少數(shù)民族戲劇學會會長劉彥君,省文旅廳原二級巡視員劉敏,省呂劇院原副院長、梅花獎獲得者焦黎,山東省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孫海翔及《長調悠悠》主創(chuàng)團隊代表暢所欲言,進行了廣泛深入地座談研討。
與會領導、專家對呂劇《長調悠悠》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劇是一部有高度、有溫度、有厚度的作品。認為該劇緊跟時代、反映時代,有新內容、新思想、新人物、新的藝術特點,將民族團結與脫貧攻堅、國家戰(zhàn)略與人生信仰結合起來,有較高的融合度和完成度。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藝術語匯的融合與突破是該劇的重要特色,主創(chuàng)捕捉到了長調、內蒙古舞蹈與敖包等蒙古族文化元素,貼切地融入到呂劇藝術構思與藝術表達中,將山東特色文化與內蒙古元素實現(xiàn)了比較巧妙地融合,尤其在呂劇音樂和蒙古音樂的融合方面做了較為成功的嘗試,值得充分肯定。同時,專家們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為這部戲走得更遠、更好提出了許多充滿智慧和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濱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周衛(wèi)華對本劇的首演給予充分肯定,同時對該劇走向更高舞臺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她表示藝術創(chuàng)作永遠在路上,《長調悠悠》的首演是一個新的起點,劇團要認真梳理、吸收借鑒各位領導、專家的意見建議,潛心做好劇目的修改提升,將《長調悠悠》打造成一部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高度統(tǒng)一的精品力作。
閃電新聞記者 陳帥 濱州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