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消息,18日,據烏克蘭軍事情報機構表示,俄羅斯計劃在19晚進行一枚洲際彈道導彈的“作戰訓練”發射,以威懾烏克蘭和西方。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在社交平臺“電報”上的一份聲明中說,根據命令,此次夜間發射將在俄羅斯的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實施,導彈的飛行距離超過1萬公里。
那么俄羅斯要發射的這個導彈是什么來頭呢?RS-24“亞爾斯”是俄羅斯在“白楊-M”(SS-27)基礎上研發的多彈頭洲際導彈,射程達1.2萬公里,可攜帶4-6枚分導式核彈頭,并配備誘餌和電子干擾裝置,突防能力顯著提升。其設計初衷是應對美國及北約的導彈防御系統(如歐洲反導系統),通過多彈頭和高機動性突破攔截。
看到沒有?妥妥的大殺器,研發的初衷就是為了破除美國和北約的導彈防御系統,對北約進行威懾的。那么就很好理解了,此次RS-24“亞爾斯”洲際導彈發射,就是專門針對美北約的。
究竟發生了什么呢?要促使俄羅斯發射大殺器對北約進行警告? 一是,美俄烏三方會談剛剛結束,沒有達成任何停火跡象,證明俄烏沖突已陷入膠著期,此次試射旨在警告北約勿進一步介入烏克蘭局勢,通過展示RS-24的遠程打擊和突防能力,俄向北約表明其“核威懾的可信度”。
二是打了3年多,俄烏戰爭依然無法結束,俄國內已經疲憊了,普京將核力量視為大國地位的象征,此時試射既可提振國內士氣,也可轉移公眾對經濟困境的注意力,鞏固政權合法性。
三是例行測試與戰略透明度的博弈,俄方稱此次發射為“戰斗訓練”,屬常規技術驗證,但選擇夜間發射并公開細節,意在向國際社會傳遞戰略決心,同時試探西方反應。
18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戰報稱,過去24小時,俄軍在蘇梅、哈爾科夫、頓涅茨克、扎波羅熱等方向擊退烏軍多次進攻并發動攻勢。俄防空部隊擊落烏軍75架無人機。此外,俄軍還打擊了139個區域的烏克蘭軍用機場基礎設施、彈藥和燃料庫等目標,并控制了頓涅茨克地區的博加特爾定居點。
19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國防部指出,過去24小時,俄軍對烏克蘭軍用機場基礎設施、彈藥庫和物資庫,以及在142個地區烏克蘭部隊和外國雇傭兵臨時駐扎點進行打擊。很明顯,最近兩天,美北約支持烏克蘭對俄羅斯進行了強力反攻。
19日,據塔斯社報道,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確認,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通話將于莫斯科時間當天17時(北京時間22時)進行。前兩天的對俄發動大規模進攻,應該就是特朗普的極限施壓手段,為的就是19日晚上讓普京妥協的。再看俄此時發射洲際導彈就更有深意了,一是等于直白告訴特朗普俄不會在談判上讓步的;二是對北約下一步如果想要深度參與烏克蘭戰場的警告。特朗普和普京現在在拼意志,看看誰硬得過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