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謝美浴
編輯 | 付影
來源 | 獨角金融
國都證券(870488.NQ)控股權更迭塵埃落定,浙商證券(601878.SH)正式成為控股股東,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以下簡稱“浙江交通集團”)成為實際控制人。
根據國都證券5月16日公告,公司已完成董事會改組,10名董事中6名來自浙商證券,并提名兩名獨立董事及兩名股東監事。
新一屆董事會選舉浙商證券總裁錢文海出任國都證券董事長,而今年2月12日,浙商證券原副總裁張暉已出任國都證券總經理,國都證券由此組成了新的核心管理團隊。
2024年,國都證券營收增長高度依賴自營業務,該業務收入11.81億元,同比增長超80%;而投行、資管等業務均出現下滑。新的管理團隊將如何整合資源,補足業務短板,真正達成“1+1>2”的并購效應?
1
控股權落定、董事會“大換血”,
浙商證券全面掌控國都證券
國都證券第三屆董事會完成改組,浙商證券提名的6名董事及2名獨立董事全部當選,同時獲得監事會兩個股東監事席位。
具體來看,浙商證券提名的錢文海、張暉、盛建龍、吳思銘、胡南生、鄧宏光6人全部當選董事,姜波、王愛儉當選獨董;監事會方面,浙商證券提名的邱星敏、陳曉晗當選股東監事。
通過此次董事會換屆改組,使得國都證券由無控股股東變更為浙商證券,浙商證券的實際控制人浙江交通集團成為國都證券的實際控制人。
圖源:罐頭圖庫
值得一提的是,6名“浙商系”董事均具備豐富的證券行業經驗,且在戰略規劃、風險管理、業務創新等領域各有所長。盛建龍、吳思銘現任浙商證券副總裁,胡南生為高級管理人員、總裁助理,鄧宏光為董事會秘書、首席風險官。
而浙商證券總裁錢文海還將出任國都證券董事長,公司法定代表人也由翁振杰變更為錢文海。
履歷顯示,錢文海出生于1975年3月,碩士研究生學歷,正高級經濟師,擁有超過20年的金融管理經驗。錢文海曾在杭州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浙江交通集團溫州甬臺溫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浙江省交投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浙江交通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任職,主導過浙江交通集團旗下多家子公司的戰略轉型。
自2023年6月起,錢文海開始在浙商證券就職,現任浙商證券董事、總裁、黨委書記,2023年11月履新總裁之初,就強調要“做強做優,力爭一流”。
圖源:罐頭圖庫
而今年2月,原浙商證券副總裁張暉已辭職赴任國都證券總經理,并開始主導兩家券商的業務整合和協同工作。
張暉出生于1969年7月,本科學歷,經濟師職稱,擁有逾30年證券行業從業經驗,在經紀、投行、風控、資本運作等多個領域積累了深厚的管理經驗,同時是一位資深的“老浙商人”。
履歷顯示,張暉早在2007年就加入浙商證券,直到2025年1月辭任,任期近18年,其歷任浙商證券固定收益總部總經理,債券投行總部總經理,債券投行總部總監,董事會秘書,副總裁、首席風險官等職務。
國都證券彼時表示,本次高級管理人員任命符合公司經營和發展的需求,張暉的工作經驗和管理能力,對公司的經營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此次國都證券董事會改組是落實監管要求、推進戰略協同的關鍵舉措。根據證監會2024年11月批復要求,雙方需在一年內制定整合方案。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指出,“浙商證券將自己的管理團隊注入國都證券,可能會帶來戰略和業務、人事上的大調整,為國都證券的業務帶來新的發展方向?!?/p>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也表示,“浙商證券通過輸出管理團隊與核心業務骨干,為國都證券注入市場化治理基因。此次改組不僅是資本層面的整合,更是業務布局、資源互補與服務能力的全面升級?!?/p>
2
國都證券一年賺了9.4億,
投行、資管業務卻下滑三成
浙商證券并購國都證券始于2023年12月,是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后證券行業首單自主發起的市場化并購案例,也是行業首單上市公司吸并新三板公司案例。
2023年12月,浙商證券受讓重慶信托、天津重信等5家機構合計持有的19.145%股權,首次成為國都證券第一大股東;2024年5月至6月,收購國華能源、同方創投等持有的15.109%股權,持股比例增至34.25%。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23日,國都證券一筆3000萬股股份的拍賣,延時將近一個小時,5位競買人合計出價156次,最終高于起拍價24.57%,由浙商證券耗資5704.2萬元拿下,成交單價1.9元/股,由此,浙商證券對國都證券持股比例增至34.76%。
據“券商中國”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浙商證券彼時持股比例已顯著領先其他主要股東,戰略目標已基本達成,該次競拍主要基于成本優化考量,若起拍單價過高則缺乏參與價值。數據顯示,浙商證券前三次收購的平均成本為2.57元/股,本次交易后整體持股成本將進一步攤薄。
如今,浙商證券進一步成為國都證券控股股東,結束國都證券長期無實控人的狀態,前后歷時約一年半。
圖源:罐頭圖庫
被收購的國都證券,2024年整體業績已在回暖,實現營業收入18.05億元,同比增長30.7%;凈利潤9.24億元,同比增長27.78%。
支撐國都證券業績增長的業務主要是證券自營業務,由固定收益類投資業務、權益投資業務及股轉做市業務三部分構成,2024年實現收入11.81億元,同比增長83.18%。
2024年,國都證券實現投資收益收入14.31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65.43%。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國都證券持有鐵龍物流(600125.SH)迪安診斷(300244.SZ)、精耕天下(430108.NQ)、科瑞達(832189.NQ)等9家公司股票。
圖源:Wind數據
不過,國都證券的經紀、投行、資管、信用等主要業務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資管及投行營收降幅明顯,均超過30%。
具體來看,國投證券2024年經紀業務收入3.28億元,同比下滑7.47%;信用交易業務收入3.17億元,同比下滑18.87%;投資銀行業務收入1247.8萬元,同比下滑35.08%;資產管理業務收入374.06萬元,同比下滑35.15%。
圖源:國都證券年報
3
浙商證券還要繼續并購?
作為收購方的浙商證券目前已躋身中型券商龍頭陣營,不過,該公司仍面臨較大壓力。截至5月19日,浙商證券報收10.74元/股,市值不足500億元。
業績方面,2024年,浙商證券營業收入為158.16億元,同比降10.33%;歸母凈利潤19.32億元,同比增10.17%。浙商證券稱,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系公司期貨業務規模下降導致其他業務收入減少。
此外,2024年,浙商證券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36.11億元,同比減少2.39億元,下降6.21%。浙商證券稱,主要是期貨經紀業務、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同比有所減少。
具體來看,浙商證券2024年期貨業務經紀凈收入為5.53億元,同比減少2.68億元,同比下降32.64%;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為7.2億元,同比下降17.9%,主要因證券承銷業務收入同比下降21.45%。
圖源:罐頭圖庫
浙商證券拿下國都證券后,雙方該如何通過整合提升投行、資管等短板業務的競爭力?
對此,廖鶴凱表示,“近年來投行業務收入下滑是行業普遍現象,浙商證券正式掌握國都證券的控制權,可以更好的整合浙江省內的資源優勢,加強與當地政府部門、企業、金融機構等的深度合作,挖掘更多優質的投行項目資源,拓展在長三角地區的業務布局,同時鞏固其在北方地區的業務優勢,促進南北區域的業務協同,提振投行業務?!?/p>
廖鶴凱還指出,“浙商證券在年報中表示要整合期貨、基金股權,構建全牌照、全鏈條金融服務生態。國都證券持有中歐基金 20% 股權,浙商證券持有浙商基金25%,可以在資管方面進行更深度的協同。”
圖源:罐頭圖庫
此前,《財經》雜志旗下媒體“讀數一幟”的文章中分析,浙商證券并購國都證券,是欲進一步爭奪與穩固浙江籍券商“一哥”之位。
位于浙江省的券商共有四家,除了財通證券外,還包括甬興證券、浙商證券、和金通證券,浙商證券與財通證券是較為出名的兩家。
從2020年開始,浙商證券總資產規模迅速擴張,從落后財通證券變為反超,截至2024年末,浙商證券總資產1540.86億元,比財通證券高出95億元。
另一方面,財通證券的并購整合之路也稍顯落后。2024年年報致辭中,財通證券董事長章啟誠在年報中特別強調了“外延發展”與“并購整合”,但并未提及具體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浙商證券成為國都證券大股東后并未滿足,其在2024年年報中又提出“尋找新的并購機會”。據浙商證券2024年年報,該公司的目標是“加快邁入全國中大型券商行列”,打造與浙江經濟地位相匹配的本土一流“投資銀行”。
你認為浙商證券和國都證券有望實現“1+1>2”的協同效應嗎?是否看好浙商證券繼續并購?評論區聊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