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20個集裝箱的貨物全部送往港口后,深圳市派格通運貨運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派格物流”)負責人譚方強和公司員工才松了口氣。這時候已經是5月18日凌晨5點,天邊微亮,福圍社區即將開啟新一天的喧囂。
福圍緊鄰著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深圳有名的物流企業聚集地,也被稱為“國際物流村”。其所在的寶安區福永街道更是有著超4300家跨境物流企業,其中約六成企業經營著美國航線。
在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后,兩國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美方取消了共計91%的加征關稅,中方相應取消了91%的反制關稅;美方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中方也相應暫停實施24%的反制關稅。
國內市場應聲而動,多家外貿企業恢復對美供應,福圍的物流運輸節奏隨之快了起來。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探福圍,走訪多家物流企業,探尋其在波動局勢中的冷靜和應變。
等待發出的貨物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深圳“國際物流村”業務量回升
剛到福圍社區附近,記者就看到樓宇上密集懸掛的物流公司名稱和“美國專線”“東南亞線”等廣告字樣,街道上穿梭的貨車映襯出繁榮氣象。傍晚時分,天空飄過一陣烏云,福圍速度絲毫不受小雨天氣影響,小面包車在十字路口漂移轉彎,碎石子飛濺到一米開外。
福圍社區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很顯然,速度再次成為近幾天物流公司的關鍵詞。
5月2日,美國取消對中國小額包裹免稅的政策生效,從中國銷往美國的800美元以下小額包裹,均須繳納其價值120%或每件100美元的關稅。
“由于對美小額包裹占到一代物流業務量的一半,最近大半個月里,公司日均運量從10萬件跌到不足3萬件,再反彈到近10萬件,像坐過山車一樣。”深圳市一代國際物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代物流”)總經理凌胡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同樣是主營對美小額包裹的深圳市捷順聯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順貨運”)也好似經歷了“冰火兩重天”,公司對美貨運量自4月25日起快速下滑,到5月初近乎歸零。
轉機出現在中美關稅政策調整后。捷順貨運負責人孫軍建向記者表示,公司對美運輸業務近期開始復蘇,目前出貨量已經恢復到常態的80%以上,日均運量可以達到20余噸,并且還在陸續增長。
物流企業裝貨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在這場關稅波動中,很少有人可以獨善其身。譚方強擁有18年美線運營經驗,他管理的派格物流經營對美大件貨物運輸。據他統計,整個4月期間,公司承運的各類輸美貨物平均稅率約為170%,最高的商品關稅稅率甚至超過200%。
“公司4月業務斷崖式下跌。隨著近期中美關稅協議達成,近幾天貨運量較4月增長了40%~60%。按這個節奏,過段時間貨運量可能會恢復到4月前的80%。”譚方強表示。
隨著對美貨運量激增,運力顯得有些緊缺。據央視新聞報道,貿易追蹤機構“Vizion”公布的數據顯示,在美國和中國互降關稅之后,在美國下單的、從中國到美國的集裝箱運輸預訂量飆升近300%。
從福永街道來看,美線開始“一柜難求”,運輸費用不斷上漲。空運費用漲幅也較為明顯,中美部分航線每公斤運費從30元,漲至如今40元以上。
譚方強認為,由于部分航運商家將運力轉移至歐洲、東南亞,美線艙位出現了結構性短缺。“東南亞航線調回周期約為3到5天,而歐洲線短期難以回調,可能需要幾個月緩沖期。”
最火爆的時刻可能還沒到來。孫軍建向記者分析,很多企業利用這段政策窗口期,將4月堆積的貨物加速消化庫存。受客戶下單周期及工廠備貨流程影響,5月末至6月初可能才會迎來貨運高峰,“甚至可能會超負荷”。
貨代企業各自出招應對變局
在劇烈震蕩中,眾多物流公司都拋出招數,以適應日益加劇的不確定性。
福圍一家大型物流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此前主要向美國幾大快遞商家下單,賺取運費差額。從去年開始,公司對美國報關、配送環節進行布局,并建立了自營跨境快遞品牌3PE,這一無心插柳之舉竟然發揮了大作用。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由于近期的T11報關(美國海關報關模式之一)流程更加繁瑣,美國報關公司效率下降,收取的業務費用反而上漲,有限的產能只能集中在掌握資源的公司手中。公司4月雖然不可避免地出現業務量下滑,卻也承攬了不少新的優質客戶。
工人在操作包裹查驗機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為應對政策波動,派格物流正準備在美國開設第三個海外倉,并建議客戶利用政策窗口期提前備貨,以降低物流成本、縮短配送時間。
在政策風險外,高額關稅帶來的資金壓力也困擾著物流企業。通常來說,物流企業客戶有一定結賬周期,而美國海關要求實時支付關稅。凌胡順向記者表示,如果按每天10萬個包裹計算,單日墊資金額就可能達到幾百萬元。
緊急商討后,一代物流4月向客戶提出了預交關稅押金。“你試想一下,關稅金額已經遠超過貨物本身,如果客戶取消訂單,商家和物流公司都難以承受這樣的損失,我們也希望商家提前收到費用。”凌胡順說。
不過整體來看,外貿企業仍對未來保持審慎。據凌胡順了解,不少公司對擴大生產還持觀望態度。“大家確實為這個窗口期興奮,但也擔心很多東西還會變,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著眼當下。”
物流企業操作工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即使現在關稅暫時下降了,小額包裹仍然有約60%的稅務成本。”凌胡順判斷,行業短期內震蕩仍將持續,在近期“搶運潮”結束后,小額包裹業務量或將短暫回落。在這樣的局勢下,很多中小貨代物流企業可能會較為困難。
譚方強則對中美貿易的長期形勢保持樂觀。他認為,在高額關稅下,國產商品仍具競爭力。他舉例稱,國內成本1元的貨物在美零售價約1美元,即使算上加征關稅,中國商品的價格和供應鏈優勢也是無可替代的,這是中國制造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