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消息,小米SU7 Ultra碳纖維挖孔機蓋版車型事件爆發后,多名車主和準車主組建維權群,質疑小米涉嫌虛假宣傳,要求退車退定金。
近日,部分準車主收到了小米汽車方面發來的信息,提出暫停排產,退訂則給予“60天冷靜期”。
小米SU7 Ultra。圖源:小米汽車官網
據紅星新聞,今年3月,賈先生定了一臺小米SU7 Ultra碳纖維挖孔機蓋版,目前距離提車還有19—22周。他已經決定不提車并維權。僅他知道的相關維權群就有3個,群成員從70多人到數百人不等。
在維權者看來,小米SU7 Ultra選裝價4.2萬元的碳纖維挖孔機蓋,在此前的宣傳中是功能件,實際只是裝飾件。官方宣傳其“完全復刻紐北原型車空氣動力學設計”“雙風道直接導向輪轂,支持輪轂散熱”,但有車主提車后測出其既無氣流導引功能,也未明顯改善散熱性能。實測發現,該部件內部結構與普通鋁制機蓋無異,鼓風機測試中紙巾在開孔處紋絲不動,風道設計形同虛設,并未如雷軍所說的那樣改變了內部結構。
準車主們認為小米在營銷宣傳上誤導了消費者,涉嫌虛假宣傳。多位準車主都表示,如果沒有真正的雙風道前艙蓋,自己并不會選擇小米SU7 Ultra。
面對輿論壓力,5月7日,小米汽車發布致歉聲明,承認“信息表達不夠清晰”,并提出補償措施:未交付訂單可免費改配鋁制前艙蓋,已提車用戶獲贈 2萬積分(約合2000元)。但這一方案被車主批為“用2000元打發60萬元的車主”,因為改配需重新排隊30 周以上,而積分價值僅為選裝費的4.7%。
據悉,從5月12日開始,部分有要求退訂的準車主收到了小米汽車方面發來的信息,提出給予“60天冷靜期”。信息稱:“基于當前現狀,您的訂單我們不會繼續生產。您的小米汽車APP展示的預計交付周期不再具有參考性,原預計交付周期作廢。如您想繼續提車,您可在60日內,聯系我們溝通繼續生產。若超出60日您未能溝通申請繼續生產,則視您確實無提車意愿,我們再協商取消訂單相關事宜。”
圖源:社交媒體
5月15日晚間,微博擁有超200萬粉絲的網絡作家“風云XTony”發布長文,披露其與小米汽車高管就SU7Ultra車型維權事件的最新進展。
根據“風云XTony”的描述,其于5月15日與小米汽車副總裁李XX、銷售交付服務部總經理張X進行了長達3小時的線下約談,但雙方未能就退車賠償方案達成一致?!皩Ψ椒磸蛷娬{退訂會直接造成小米汽車的崩塌,但我們無法接受用20000元積分打發4.2萬元的損失?!彼谖闹型嘎?,目前維權訴訟群已吸納70余名車主,計劃聯合起訴小米汽車虛假宣傳,主張“退一賠三”。
圖源:@風云XTony
這一行動并非孤立事件。據媒體報道,全國范圍內已有近400名車主加入維權行列,其中40余人聯合錄制視頻要求無損退車。
5月17日,有小米SU7 Ultra碳纖維挖孔機蓋版準車主確認,小米汽車確實回復了上述內容。其還表示并非所有人都會收到,“車主問就有,不問就沒有”。
賈先生表示:“這(60天冷靜期的通知)不是群發的,對于向客服提出了退車訴求的車主,客服就會拿出這個方案。具體就是車主現在說不想提車,小米就會暫停生產車主的定單,不再排產。在這個所謂的‘60天冷靜期’期間,如果考慮清楚還要車,就重新排產;60天后如果不要車,2萬元的定金也不退。就是這樣一個霸王條款。”
對此,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朱曉雯指出,消費者支付定金后,合同已經成立,此時單方面提出暫停生產,所謂“60天冷靜期”,屬于單方變更合同履行約定,若未經消費者一致同意決定停產,可能構成合同違約。
此外,加重對方責任,限制對方主要權利或者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此類條款或為無效,消費者可主張解除合同,并要求返還雙倍定金。
在朱曉雯律師看來,整車“退一賠三”的可能性不大,部分賠償或補償的可能性更高。消費者還可主張4.2萬元的選裝價、2萬元定金作為賠三基礎,以及二手車價值差額損失。
新聞鏈接
5月17日,百萬粉絲博主 “風云XTony” 就小米SU7 Ultra“挖孔版”維權一事發聲。他表示,盡管認為小米在該事件中存在欺騙行為,但相比之下其他廠商的做法 “更壞”。
“因為這個事情,我被其他廠商拱火當靶子,我的微博被曲解標重,傳播的到處都是,完全被放在聚光燈下了。
我都被坑了還要被你們利用,良心不會痛嗎???誰干的我不知道,但我只能說你們是真的壞。
有本事就拿出有競爭力的產品出來,自然就能干翻小米,用戶自然就會拿錢投票選擇你,這多簡單的事,整天來陰的,搞什么商戰,斗來斗去?!?/p>
根據公開數據,2024年小米汽車的交付量達到13.68萬輛,今年售價高達52.99萬元的小米SU7 Ultra,上市72小時預訂量突破1.9萬輛,以致雷軍公開定下全年35萬輛的交付目標。然而就在SU7爆燃事故發生后,小米汽車的銷量也開始走下坡路。
上述事故發生在3月底,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在第16周達到近期銷量高點后,小米SU7周銷量隨即連續環比下降,16周到19周,小米汽車(小米SU7和小米SU7 Ultra)銷量分別為0.72萬輛、0.70萬輛、0.57萬輛和0.52萬輛。其中,小米SU7銷量分別為0.67萬輛、0.64萬輛、0.52萬輛和0.47萬輛。4周之內,小米的主力車型小米SU7標準版銷量累計降幅近30%。
據悉,小米訂單池如今已積壓15萬輛以上,但目前小米工廠月產能僅2.4萬輛,導致交付周期長達20周至47周。根據《國際金融報》報道,5月初,其記者前往上海地區門店咨詢當前小米訂單以及提車周期情況,工作人員稱若下定標準版,今年將無法提車,MAX版本最快也要第四季度才可提車,該現象被網友調侃為“史上最長新車期貨”。
此前有公開消息稱,小米的二期工廠預計今年7月投產,年產量可再增加15萬輛,但短期內仍需應對訂單積壓與銷量下滑的雙重壓力。
■綜合自紅星新聞、微博@風云XTony、新黃河
■編輯:越玥、張阿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