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期間,馬斯克的星鏈為烏克蘭軍事行動提供了很多幫助,因此本就受國內媚富人群追捧的馬斯克,更是讓所謂烏克蘭支持者們熱捧。
人紅是非多,在網上一個傳言便冒了出來——馬克斯表示他能讓俄羅斯的洲際導彈在空中調頭。具體來說就是利用星鏈奪取俄羅斯發射升空的洲際導彈控制權,然后將它們調過頭去炸俄羅斯。
這聽來似乎很牛逼很玄幻,但這話碼字的相信絕對不是馬克斯說的。
因為馬克斯自己都有火箭公司,他再小白也不會說出這樣的混話來!
這話混哪呢?
碼字的就列舉一些關于導彈的歷史知識來做說明吧。
第一種投入實戰的導彈是德國的V1導彈,1944年6月13日納粹德國第一次使用它轟炸了英國。這種導彈其實就是現在的巡航導彈,由于它的飛行速度太慢,當時英國才裝備的噴氣式飛機都能輕松追上擊落它。
第二種投入實戰的導彈也是德國的,既大名鼎鼎的V2導彈。1944年9月16日,納粹德國第一次使用V2導彈攻擊英國。
V2導彈作為第一款投入實用的大型運載火箭,洲際導彈都是它的子孫。
1957年8月26日,蘇聯成功發射了R-7彈道導彈(北約代號SS-6),該導彈射程超過8000千米,是為世界上第一款洲際導彈。
1957年10月4日,蘇聯利用R-7彈道導彈的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1967年10月21日,以色列埃拉特號驅逐艦被埃及海軍導彈艇發射的4枚蘇制冥河反艦巡航導彈擊沉,成為了現代海戰史上第一艘被導彈擊沉的戰艦,巡航導彈就此名聲鵲起成為了導彈家族一個大支。
1973年,GPS系統投入使用。
1976年,在海灣戰爭中名聲大噪的美制戰斧巡航導彈試射成功。
星鏈系統再牛也只是一個民用通信系統,GPS才是美國軍民兩用的定位系統。所以說用GPS奪取導彈的控制權,比用星鏈更加靠譜。
歐美的巡航導彈一般都需要GPS作為導航的輔助,以便于做出在山谷低空飛行等機動動作和確定目標。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發射的一些GPS導航的巡航導彈,就是因為伊拉克的GPS干擾器干擾了它的導航信號而射偏了。
但是巡航導彈都是自帶地形記憶器的,發射前會將飛行途中的地形數據儲存在內,所以發射后可以無需GPS導航便能自行向目標飛去,這才是巡航導彈最主要的導航方式。巡航導彈之所以加裝DPS導航,是為了飛行途中出現意外情況需更換飛行路線時,加的一個保險手段。
我們常常聽到日本間諜在我們國家偷偷摸摸搞測繪,像是測量我國橋梁高度等等。這一間諜行為的目的之一就是獲得地形高度數據,為巡航導彈制定飛行路線提供參考。
而至于編造什么星鏈能改變洲際導彈的線路的謠言的家伙,一定是猴子請來的逗比。
洲際導彈比衛星出現的還早,更是比GPS早了十余年就已經誕生,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洲際導彈根本就不靠電子導航,所以你怎么用電子方式去奪取它的控制權呢?
洲際導彈是利用自身攜帶的陀螺儀慣性制導的,能將精度控制在百米以內。對于毀傷半徑動輒超過十公里的洲際導彈核彈頭而言,誤差一毫米和一百米又有什么區別呢?
所以洲際導彈一旦發射出去,就不用再去管它了,自然也就沒有誰會閑的蛋疼,再去給它裝一個什么能改變發動機噴口方向的電子控制裝置了。
其實吧,想要讓洲際導彈調頭也很簡單,只要你能在空中抓住它,然后把它強行轉個180°就行了。反正碼字的這辦法,比那什么用電子手段奪取洲際導彈控制權要靠譜的多了。
說實在的,以俄羅斯的太空技術,要摧毀星鏈、GPS都是很簡單的事情,只是俄羅斯愿不愿意承擔這么做的后果的問題。
覺得碼字的文章還行,走過路過看過請贊個粉個轉個。
謝謝大家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