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羅斯轟炸烏克蘭城市切爾諾夫策的鏡頭,為我們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清晰的畫面,展示了Kh-101空射巡航導彈搭載集束彈頭的威力。雖然俄軍在這場沖突中大量使用各種集束彈藥,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對高端的Kh-101空射巡航導彈如今也承擔了這一作戰角色。需要說明的是,烏軍在這場沖突也大量使用了各種類型的集束彈藥。
據悉,這段視頻記錄了俄羅斯于7月11日對烏克蘭西南部切爾諾夫策市發動襲擊的部分場景。視頻疑似從一棟公寓樓的窗戶拍攝,可以看到一枚導彈以極陡角度俯沖落地,隨后出現一連串爆炸,符合集束彈頭的爆炸特征,之后現場升起一團巨大的黑色煙云。烏克蘭國家緊急事務署表示,此次襲擊導致行政建筑、居民樓及車輛受損,造成2人死亡、14人不同程度受傷。
從最基本的定義來看,集束彈藥指的是在空中開啟并釋放數十甚至數百枚子彈藥的炸彈、炮彈、火箭彈和其他彈藥。這些子彈藥最常見的是高爆炸藥或地雷,屬于多個國際公約所管控的武器種類,其中包括《集束彈藥公約》。這些子彈藥又稱子母彈,可在一定區域范圍內散布,密度可以通過編程預設。與單一戰斗部相比,這種散布方式增加了物理破壞范圍,但也犧牲了單點的爆炸威力。除了在人口稠密地區使用時造成的無差別傷害外,大量子彈藥在初始撞擊時無法爆炸,可能對救援行動構成危險,如果不妥善處理,可能會在未來多年對平民構成潛在威脅。
雖然我們無法絕對確定此次襲擊使用的武器型號,但從視頻中導彈的飛行軌跡和爆炸方式來看,唯一符合特征的就是攜帶集束彈頭的Kh-101空射巡航導彈??紤]到切爾諾夫策距離俄羅斯非常遠(鄰近北約成員國羅馬尼亞),Kh-101這種遠程巡航導彈是最合理的選項。此外,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除了Kh-101外,其他俄羅斯國產巡航導彈有搭載集束彈頭的版本,雖然從概念上講這并不是什么新技術,例如美國“戰斧”巡航導彈此前也有類似的配置。
據報道,Kh-101空射巡航導彈的最大射程在3000至4000公里之間,2010年至2011年投入量產后,曾由圖-160和圖-95MS戰略轟炸機在敘利亞戰場上首次實戰使用。搭載集束彈頭的改進型號最早于2024年夏天曝光,北約稱之為AS-23A“科迪亞克”。但在此之前,Kh-101就已經被公認為俄軍現役最重要的空射巡航導彈。
俄羅斯軍事博主也證實了Kh-101集束彈頭版本的存在,并強調此類武器的價值,非常適合用來打擊烏克蘭空軍基地和防空設施。電報頻道博主Milinfolive指出:“戰爭初期,俄羅斯Kh-101和口徑等遠程巡航導彈缺乏集束彈頭,嚴重削弱了對敵方空軍基地的打擊效果。當時烏克蘭空軍處于最脆弱的階段,防空系統的攔截效率非常低”。
集束彈頭不僅對上述目標構成重大威脅,也適用于攻擊分布在廣闊區域內的軟目標:防空系統、車輛集結點、彈藥庫等。烏克蘭從美國接收了配備集束彈頭的ATACMS短程彈道導彈后,瞄準的正是這些目標,并且取得了巨大成效。
至于發射平臺,圖-160戰略轟炸機的內部彈艙可攜帶12枚Kh-101導彈。圖-95MS因為內部彈艙限制,只能在外部攜帶8枚。
為適應烏克蘭戰爭需求,Kh-101還發展了多種改進型號。
自2023年1月以來,Kh-101導彈開始具備釋放誘餌的能力,末段飛行時常被拍到釋放紅外干擾彈。
此外,還有一種彈頭配置似乎是專門為烏克蘭戰爭量身定制的臨時解決方案:安裝第二個含有鋼破片的彈頭,可以增強殺傷效果,但會犧牲燃料攜帶量,從而縮短射程。據悉,雙彈頭版本的Kh-101總重量為740公斤,而單彈頭版本重量為450公斤。
再次強調,即使打擊烏克蘭最西部的目標,增加戰斗部重量而減少燃料所導致的射程縮短也無關緊要。畢竟,基本型Kh-101空射巡航導彈在俄羅斯領空發射時,幾乎可以打擊歐洲任何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