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酷樂汽車
寶馬M部門的CS版本車型已被證明是挖掘M車系潛力的重要車型,M2 CS、M3 CS以及M5 CS都是值得拿下的車型,這也另一款為下一代車型 —— M4 CS設定了很高的期待。
那么全新M4 CS究竟能否達到CS版本的高度呢?
當M4于2021年首次以后輪驅動的Competition版本亮相時,很多人曾懷疑其1725公斤的整備質量是否與其動態性能目標相符。
然而在很多媒體以及車主的駕駛后,得出的結論是,該車具備優異的底盤響應能力和出色的性能表現,使得整備質量已經無關緊要,與新款混動M5一樣,重量的增加并沒有削弱操控與駕駛特性。
關閉動態穩定控制系統并啟用“漂移分析器”后,這臺車展現出了極具趣味且穩健的操控性,510馬力的雙渦輪增壓直列六缸發動機似乎能提供無窮的動力。
那么如何在這一出色的基礎上再進行改進呢?
于是就來到了限量1000輛的后輪驅動CSL版本,它減輕了100公斤重量,部分原因是取消了后排座椅。它還將許多可壓縮的懸掛襯套換成了單球節,通過升級彈簧重新調校了懸掛,并將直列六缸發動機的動力提升至更激進的550馬力。
M4 CSL看起來像是M4系列動態性能的終極體現,雖然它很有吸引力,但卻有些不夠完善,整體表現不及各部件的總和。然而CS版本卻是一個理想的平衡點 —— 四輪驅動,調校不像CSL那樣激進,但與Competition版本相比仍經過了優化和強化。
CS版本擁有與CSL相同的550馬力動力輸出,并采用了部分輕量化設計,包括輪轂(每個車輪減重1公斤)和許多碳纖維部件,其中有發動機蓋和分流器,以及儀表板面板和中央控制臺。
總體而言,它比Competition版本減輕了15公斤重量。
雖然對于一輛1775公斤的汽車來說,這樣的減重效果并不顯著,但除了后備箱外,其外觀非常接近CSL,CS的后備箱有一個碳纖維導流板,而不是CSL獨特的鴨尾式后備箱蓋。
與Competition版本相比,M4 CS在機械方面的變化包括,前軸彈簧剛度增加3%,后軸增加5%(CSL的前軸剛度增加4.5%,后軸增加10%),減震器也進行了相應的重新調校,防傾桿下拉桿采用單球節連接,使側傾響應更加靈敏。
該設置旨在充分利用CS的米其林Pilot Sport Cup 2輪胎。
作為升級的一部分,發動機艙內安裝了一個鑄鋁支撐結構,還配備了鈦合金后消音和四出排氣。
與Competition版本一樣,CS的xDrive系統本質上傾向于后輪驅動,但在需要時會接合前軸以增加牽引力。關鍵硬件是一個機電控制的離合器組,可以逐步鎖定,向前軸傳遞可變驅動力,最多可達發動機扭矩的50%。
在后輪有一個電子差速器管理跨軸扭矩,在減速和加速時調節鎖止量,這使其比具有固定設置的傳統機械限滑差速器更加好用,提供更多的調校選項,而且是實時調校。
該車前軸的驅動力在一定程度上是“按需”提供的,M4的駕駛模式決定了驅動力水平 —— 駕駛模式越運動,扭矩分配就越偏向后輪。對于賽道駕駛和提升速度而言,最佳設置是M動態模式,它允許后軸獲得更多扭矩,有助于提升靈活性,同時通過向前軸分配驅動力來平衡牽引力,優化出彎時的牽引力,使車輛出彎時獲得最大加速度和圈速。
通過選擇純后輪驅動模式,可以感受前軸的輔助程度。
關閉穩定性控制系統后,動力過度轉向的程度完全在你的掌控之中,M4提供了可變牽引力控制,包括從完全開啟到完全關閉的滑動調節范圍,允許根據路況或自己的信心水平來調整后輪的打滑程度。
按下啟動按鈕,直列六缸發動機發出低沉的轟鳴聲,排氣管發出輕微的刺耳聲,但與八速雙離合變速箱配合使用時,它又非常溫順。除了面板上的文字標識外,從駕駛座上看,CS與其他版本幾乎沒有變化,依舊是熟悉的碳殼皮革裝飾桶形座椅,大腿之間有獨特的“碳纖維護片”。
粗邊框且尺寸較大的方向盤細節豐富,手感不錯,在中間位置時操控平穩,轉向時反應靈敏快捷,選擇運動模式時,方向盤的重量也會增加。全力加速時,M4 CS能在極短時間內提升速度,車輛表現得卻若無其事,可以從容應對高速行駛。
在CS上,抓地力強的米其林Cup 2 R輪胎使其比普通輪胎更難啟動和保持側滑。
這些輪胎采用了帶有輕度胎面的光面輪胎化合物,當溫度升高時,橫向抓地力和牽引力會顯著增加。此外,CS的最大功率提升至550馬力主要是通過提高增壓壓力實現的,但扭矩與Competition版本相同,為650Nm,這可能是為了保護變速箱。
在全力模式下,M4的車頭可以自信地切入彎道,你可以很早就踩下油門,然后一直保持油門到底,牽引力完全充足,感覺無需喚醒穩定控制系統,很容易就能精準地切到彎心,同時不斷加速,直到你回正方向盤。
需要剎車時,可選碳陶瓷剎車系統也能給你信心。
M4 CS的xDrive系統提供了廣泛的調節范圍來改變車輛的性能表現,如果你選擇后輪驅動模式確實需要謹慎駕駛,因為有如此大的扭矩可用,以及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特殊輸出特性。
不過這臺車也有多級牽引力控制,使用iDrive控制器,你可以確切地調節你想要的輔助程度,在四輪驅動模式下,前軸會提供額外的輔助緩沖,幫助你駕駛自如。
而M4 CS在4WD Sport模式下表現最是佳的,此時穩定性控制系統完全關閉,其設置偏向后輪驅動,但如果你發現轉向過度,前輪也可以幫你糾正。
可以肯定地說,配備可選碳陶瓷剎車和Cup 2 R輪胎的M4 CS速度極快,同時易于操控和發揮性能,轉向重量適中、響應靈敏,平衡性極佳。如果你在尋找一輛偶爾能在賽道挑戰保時捷911(參數丨圖片)的汽車,它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合適的道路和合適的條件下,寶馬M4 CS的表現相當不錯。
其雙渦輪增壓直列六缸發動機的性能非常平衡,在流暢的瀝青路面上,它是一款緊繃、刺激的雙門轎跑。然而在寒冷、潮濕的早晨和雨天,此時的CS在米其林Cup 2 R輪胎上感覺有點不穩定。
這臺車的調教與輪胎屬性可能更適合在干燥路面大油門的前進。
M4 CS的起價為122,685英鎊(約合118萬元),其最有力的競爭對手可能來自內部,即9萬英鎊的寶馬M4 Competition xDrive。在最新改款中,其輸出功率已提升至530馬力,因此兩者之間現在僅有20馬力的差距。
寶馬M的老對手 —— 奧迪RS和梅賽德斯-AMG已經沒有直接的競爭車型,因此我們可以把目光放在11.5萬英鎊的911 Carrera T上,這臺車比寶馬更精致,還提供手動變速箱選項。
此外,還有像Alpine A110 R Turini這樣的車型,它與CS一樣專注于賽道,但用減
重取代了馬力,售價92,170英鎊。
M4 CS 是一臺令人敬畏的賽道機器,在干燥路面和熟練駕駛者手中,它能展現出寶馬M部門對動態平衡的深刻理解。但作為公路跑車,它的“舒適區”過于狹窄,Cup 2 R輪胎和激進調校在非理想條件下容易暴露短板。
如果你追求極致賽道性能且能接受其局限性,CS值得擁有;但對多數人而言,更均衡的Competition版或許更具吸引力。
CS的真正價值,或許在于延續了寶馬M部門“以專屬套件激活車型靈魂”的傳統 —— 它不是完美的全能車,卻是品牌技術實力的極致展現,至于是否值得為這15kg減重和20馬力差價買單?
答案取決于你對“純粹”二字的執念有多深。
More
今日日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