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外長剛到中國,印度軍方就聲稱中方介入了此前的印巴空戰,他們為何在?;鸲嗳蘸筮M行這番表態?
在5月19日,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抵達北京,對中國進行為期3天的訪問。而在這個時候,印度國防部下屬智庫發布報告,聲稱中國介入了此前的印巴沖突,給巴軍提供了防空系統和衛星支持,使得印軍的所有行動都被提前知曉。印方還聲稱,在克什米爾襲擊案發生后,中國就開始幫助巴基斯坦進行提前部署,整個過程持續了15天。然而,印度的這些說法,完全是主觀的臆測,他們沒有拿出任何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言論。而且,印度此前還大張旗鼓宣布贏得了沖突,但他們現在又表示行動已經提前暴露,這不就是承認自己的失敗嗎?
那么,如何看待印度的這個舉動?
有分析指出,印度聲稱中國介入沖突,只不過是擺出“威脅”的姿態,勉強維持“印度很強大”的門面。因為在印巴空戰后,南亞地區已經出現了連鎖反應?!渡虡I標準》報道稱,孟加拉國臨時政府已經提出一個計劃,即聯合尼泊爾、不丹等國家,幫助印度東北7個邦實現“區域一體化”,在醫療、交通、水電等方面進行合作。然而,印度東北七邦長期就有獨立傾向,因為這個地區原本就是多個小國,被英國殖民地侵占后,全部劃歸“英屬印度”。而且,印度長期在南亞地區實施“霸權主義”行為,跟域內所有國家都存在矛盾。但礙于印度是南亞最強國,其鄰國一直敢怒不敢言,但這次印軍輸掉與巴基斯坦的空戰,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因此,印度急忙對中國擺出“威脅”姿態,來掩蓋自己的虛弱。
此外,在印巴?;饏f議達成后,約4000名印度“退役軍人”突然進入克什米爾,執行所謂的“靜態警衛”任務,對當地重要基建設施進行保護。不過,鑒于克什米爾一直是印巴爭議地區,這次發生的襲擊案還是此次印巴沖突的導火索。因此,不排除印度打著“警衛”的旗號,暗中在克什米爾增加兵力,準備下一次沖突。而且,印軍也可能借著“調查情況”,對克什米爾地區進行滲透。不過,印度長期以來都把中國視為“對手”,再加上中國戰機這次擊落了印軍從法國購買的“陣風”戰機,更讓他們忌憚。現在,印度突然聲稱中國用衛星幫巴基斯坦“開天眼”,有可能是提前警告。
但需要指出的是,印度在2020年就與美國簽下了《基礎防御協議》(BECA),用“敏感信息”來交換美國的衛星和雷達數據支持。而且,印度不僅用美國衛星獲取巴基斯坦的情況,還對中國西南邊境數據進行收集。做出這些舉動,印度有什么資格指責中國?而且從印度的表態看,他們完全不覺得此前空戰的失敗是自己的問題。這種錯誤的認知,只會給印度帶來下一場失敗,我們將繼續關注事態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