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政府突然對中國發難,指責中方介入了印巴沖突,印度名為“新德里聯合作戰研究中心”等智庫機構,公開批評中國。他們說中方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強大的衛星探測能力,也強化了巴軍防空雷達陣地。中國的介入,讓印度空軍在巴基斯坦面前形同“裸奔”被看得一清二楚,啥優勢都沒了。
印度智庫緊接著話鋒一轉,說印軍非常強大,一打二大勝中巴兩國。
這家印度智庫究竟啥來頭?怎么突然就語出驚人,對中國潑臟水,莫迪政府拿不出任何證據,卻還要指責中國參戰,究竟在打的什么算盤。
所謂的新德里聯合作戰研究中心,不是什么不知名機構,而是只屬于印度國防部,像印度國防部長辛格、印度最高軍事指揮官等軍隊高層,都擔任智庫顧問。可以說這家智庫發布的報告,公開的言論,代表的就是莫迪政府的意志。
那莫迪為啥突然要把矛頭指向中國,向中方潑臟水呢?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一是純屬碰瓷,為莫迪的“贏學”服務。咱們中國并不是第一個“受害者”,印軍陣風被擊落后,印方先是堅決不承認,實在捂不住了,就抱怨說是法國飛機不行。
法國人被氣的不行,反懟印度說陣風飛機非常優秀,是印軍太菜砸了我的招牌。剛怪完法國,印度又抱怨美國不出力幫忙,揚言要在關稅上反制美國。全球其他國家媒體都做了如實報道,介紹印軍被擊落6架戰機。印度官媒卻不干了,說全球媒體都被巴基斯坦收買了,幫著發假新聞,明明是印度贏了。
如今,印度最新的碰瓷對象找上了中國。實際上,這恰恰是印度賊喊捉賊,早在2020年,印度就找到美國簽下了合作協議,美國的軍工地圖數據、實時衛星探測都對印度全面開放。
莫迪政府與其造謠生事,到處潑臟水,不如好好反思反思。自己明明有美國衛星探測數據加持,為什么在戰場上“裸奔”的人仍然是印度空軍?要不就是印度人不行,不會操作衛星數據;要不就是美國沒有真正向印度開放數據。
二是渲染中國這個“假想敵”,轉移印度國內矛盾。印度這個國家,其實非常散裝。怎么理解呢?
比如印度想發展語言類的AI大模型,結果發現推進不下去。因為印度連語言都還沒有統一,有23種官方語言、122種主要方言、1599種地方語言。這里邊的復雜程度連AI大模型的算法都處理不了。
印度28個邦,外加8個聯邦屬地,全都有很強的地方權力,基本上屬于是各自為政的狀態。印度地方與地方之間,經常因為利益宗教等問題,爭來爭去,矛盾特別尖銳。畢竟大家都是土皇帝,自然誰也不服誰。
那莫迪政府怎么才能讓印度不那么散裝呢?就是渲染外部威脅論。比如把中國渲染得既強大又邪惡,天天想的就是如何幫巴基斯坦對付印度,如何搶印度地盤。只有這樣,印度各方才能暫時放下紛爭,槍口一致對外。
美國人是自己有病,讓別人吃藥。印度是自己有病,偏要吃錯藥。
三是莫迪政府實在找不到臺階下,就干脆當歷史發明家搞抽象。新一輪印巴沖突,印軍不僅沒有達到目的,反而損失慘重,被巴鐵打下的飛機預估10幾億美元。印度輸給了宿敵巴基斯坦,這話說出去多丟人吶,不過印度只要堅持嘴硬,所有的面子都找補回來了。
比如,按照印度現在的說法,不是印度天兵不能打,都怪中國不講武德,突然介入印度還沒準備好。緊接著,印度在強調“贏學”:中巴加一塊都不是我印度的對手,咱還是大贏特贏了。如此猛料,足夠印度14億民眾沸騰十天了。
只是不知道的是,印度如果看到即將首飛的中國九天察打無人機又該作何感想。
正所謂,一個謊言需要用無數個謊言來掩蓋。莫迪政府一頓離譜操作下來,壓根兒就沒打算回頭了,在莫迪眼里,自己的權力欲望與政治前途,早就凌駕于印度的國家命運之上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