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一名喬裝打扮的老年男子神色匆匆的入住北平和平飯店,這名男子不是別人正是當年在湖南地區臭名昭著的殘暴軍閥張敬堯,這一次他化名常石谷來到北平就是為了和日軍秘密接觸,為自己再一次東山再起撈取政治資本。然而他也想不到這一次的北平之行反而成為了他的催命符,自己機關算計竟然引火燒身敢舍身冒險接觸日軍,卻不想自己的一舉一動已經讓軍統的特務們緊緊盯住。
皖系殘暴軍閥
張敬堯是安徽人,這樣的身份也為他后來成為段祺瑞麾下的大將奠定了基礎。早年間張敬堯生活貧困,為了吃飽飯從軍入伍,后來又進入保定軍校的前身北洋陸軍速成學堂進行學習。這時候的軍校其實并不能教授什么實用的知識,最重要的用處就是成為一種固化認識的武器,也成為軍隊袍澤關系的重要紐帶。
年輕的張敬堯本著光腳不怕穿鞋的莽勁很快就在一眾軍校學生中脫穎而出,自然也得到了北洋軍閥皖系大佬段祺瑞的賞識。在袁世凱去世之后的北洋政府中,段祺瑞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物,他所操持的北洋政府雖然是反動的,但是在維護北方國土方面還是做出了重要貢獻的。
頭腦簡單而十分勇猛的張敬堯成為段祺瑞手中非常信賴的將領,而此時的段祺瑞正在考慮讓誰去湖南抵御南方廣州發起的護法運動,想來想去自己這個小老鄉張敬堯就成為了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于是段意瑞大手一揮,讓張敬堯成為了征南軍第七師師長,帶領部隊開進湖南力克長沙,張敬堯也因為這一功勞成為了湖南督軍兼湖南省省長,湖南軍政大權全落入他一人之手。
在這一時期,張敬堯可以說已經達到了自己人生權勢的巔峰,但是對于湖南地區的百姓來說,張敬堯無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殘暴軍頭。
壓迫與反抗
在西周王朝的時候有一名君主叫做周厲王,其為人殘暴無常剛愎自用,雖貴為天下共主卻被民眾揭竿而起推翻了統治,西周王朝從此元氣大傷再也沒有緩過勁來,以至于周幽王驕縱的烽火戲諸侯讓西周王朝走向覆滅,而整個大周王朝也從此一落千丈。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周王尚且如此,更何況小小的湖南督軍張敬堯。張敬堯主政湖南期間可以能是因為之前苦日子過多了窮怕了,所以現在開始橫征暴斂瘋狂搜刮民間財富,而且他對手下士兵絲毫不加節制,士兵擾民現象司空見慣,湖南百姓苦不堪言深受其害。為了維護自己在湖南的地位,張敬堯還在轄內大肆鎮壓進步人士,毫無忌憚的制造流血事件。
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張敬堯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湖南從百姓到其他軍事派系的強烈不滿,湖南各界人士不約而同發起了驅張運動,意圖推翻張敬堯的湖南的通知。但是筆桿子再怎么響也沒有槍桿子好使,1920年湖南湘軍譚延闿和趙恒惕二人聯合著廣西桂系軍閥的力量一舉推翻了張敬堯在昏暗的統治。
病急亂投醫
從湖南被趕出來以后,張敬堯也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去拜碼頭找靠山,從張作霖到馮玉祥再到吳佩孚,主家像走馬燈一樣變換,但是在歷史趨勢下的張敬堯兜兜轉轉卻依然沒有什么起色。
正所謂病急亂投醫,張敬堯眼看自己走投無路,于是竟然決定走日本人的門路,希望通過日本軍方給自己當靠山,以圖東山再起,而可巧日軍此時也正需要這樣一個人物替自己謀劃華北局勢。然而,張敬堯這種數典忘祖的行為,自然引起了國民黨政府上下強烈不滿,蔣介石也秘密指示戴笠想盡一切辦法除掉張敬堯。
在戴笠的謀劃下,軍統出動了王天木、陳恭澍等精英力量,最終在北平和平飯店將這名一心給日本軍方辦事的舊北洋軍閥鏟除,而張敬堯妄圖東山再起的愿望也成為了一個不怎么好笑的笑話。鏟除了張敬堯,南京政府對于戴笠的執行能力大加贊賞,從此老蔣更加信任和重視戴笠和他手中的軍統;而日軍方面面對張敬堯之死雖然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但是這一次又不得不打碎牙齒往肚子里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