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男子釣到20斤大河鱉,有人要求放生,網友:這是“工地鱉”,最好是放生姜!
2025年5月17日,江蘇蘇州一位男子(@叁拾柒)在網絡上曬出自己釣獲的一只大河鱉,整個過程有點驚心動魄。
從男子發的視頻大概可以看出來,這是一處城市河道的大橋附近,老鱉中鉤之后在水里掙扎,加上它的體型確實夠大,一時間難以撈上來。
心情激動的男子一下就跳入河道,生怕這只河鱉跑掉了。
等男子伸手去抓它的時候,大老鱉猛地伸長腦袋,差點咬住男子。
隨后男子使出狠招,一下子將老鱉掀翻后,用一只手扣著它的底板,在另一位同伴的協助下,才將這只河鱉給弄了上來。
看它的底盤和背甲的大小,足有20斤重。由于害怕這只大河鱉再張口咬人,男子用繩子將它綁起來,準備拎回家。
看到這只河鱉的兇狠勁,有網友稱:“看它敢咬人,像野生的,這么大不得了。”
通常,我們見到的河鱉,比如中華鱉,個體在3斤以上就算大的了,超過十斤的鳳毛麟角,男子釣獲的這只河鱉,看爪子足有嬰兒手掌那么大,在水中也是十分兇猛。
因此,有網友看后表示:“盡早放生,如果吃了它就有過。”在大家的潛意識里面,甲魚是一種有靈性的動物,被視為吉祥的象征,尤其是像這種體型較大的河鱉,正常情況下可能要長十年以上。
見到有人要求放生,另一位浙江網友說出了不同的看法:“這是典型的‘工地鱉’,影帝級別的……放生姜就對了。”
一只河鱉而已,為啥還整出了“工地鱉”這個新名詞?
評論區一位網友笑著回復稱:“工地挖出來的,街頭經常看到。”
原來,“工地鱉”這個詞是網友們玩的梗,意思是街頭經常有人拿著大老鱉叫賣,自稱是從工地里面挖到的,實際上這種河鱉多為外來物種“珍珠鱉”。
所以上面那位網友看到之后表示:最好放生姜……意思是不能隨意就將它放生了。
一邊是有人要求放生,另一邊則是要求“放生姜”,對這只大河鱉,不同人有著不同的見解和看法。
如果是本土甲魚,它的“鱉齡”可能在10年以上,但如果是“珍珠鱉”,也就是網友所謂的“工地鱉”,它長這么大可能只需要兩三年而已。
從男子釣獲的這只大河鱉的背甲來看,符合“珍珠鱉”的特征,屬于外來物種,網友稱“放生姜”并無不妥,像這種甲魚,如果放生到河道里,可能會對生態帶來不利影響。
話雖這么說,但不少網友見到這么一只大河鱉,估計還是不忍心將其吃掉,有人可能明知道它們是外來物種的情況下,還會將其放生。
針對這一點,一位江蘇網友說出來自己的經歷:“去年抓了一只三十斤的珍珠鱉,沒人敢吃,飯店都嫌太大,后來放生了。”
看來,面對這種“巨型河鱉”,有的人還是過不了心理這一關。雖然知道它是外來物種,但誰也不敢吃,最后還是將其放流。
這種做法深受我們傳統文化的影響,尤其是在老一輩人的眼里,大老鱉(尤其是體型異常大的河鱉)常被視為“靈物”,民間對其食用有許多禁忌和傳說。
常言道:“千年王八萬年龜,活得久的都是精!”對于有“長壽”之稱的老鱉,不少人還是心存敬畏。
但如果大家換一個角度來看,像這樣的外來物種如果隨意放生,那么它威脅的可能是更多本土甲魚的生存空間,一時的仁慈,帶來的可能是更大的危害。
所以,一旦在野外遇到這樣的外來物種,如果不敢吃,最好也是“無害化處理”,千萬鱉放生。
同時,網友稱珍珠鱉為“工地鱉”,這也給大家提了個醒。
如果你在街頭見過這樣的場景:有人手里拿一根木棍或拎著一根繩子,上面拴著一只大老鱉,逢人就說:"這是從工地挖地基的時候挖到的,正宗的野生河鱉,便宜賣給你。"
這個時候,大家就要當心了,他們叫賣的河鱉,很大概率就是外來物種珍珠鱉。
珍珠鱉,又稱佛羅里達鱉,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強,個頭能長得很大,一般養殖兩三年就能長到十來斤,大的能長到三四十斤,一斤價格在15元左右。但通常情況下,“工友”可能會以50-200的價格,將其賣給一些不太懂行的人。
如果有人買來放生,會對生態帶來一定危害。所以,大家意外釣到或抓到這種“工地鱉”,就像網友說的那樣,“放生姜”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