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海南頻道
人民網海口5月20日電(潘惠文、蔣成柳)近日,海口市生態環境局、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印發《海口市藍碳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5年)》(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到2035年底,全市藍碳經濟體系基本建立,藍碳經濟貢獻度顯著提高,海洋產業生態化水平明顯提升。
“藍碳”是利用海洋活動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儲存在海洋中的過程、活動和機制。“藍碳經濟”是以藍碳為核心,通過保護和恢復海洋生態系統,提高其碳匯功能,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提供生態產品和服務,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的一種新興經濟形態。
《方案》圍繞七項重點工作展開,包括摸清資源底數、實施專項行動工程提升海洋增匯、探索海洋碳匯應用示范、強化保護修復、發展海洋生態服務等。《方案》還明確二十項具體任務,涵蓋開展藍色碳匯系統調查、建立藍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實施紅樹林修復工程、實施海洋底播增殖碳匯工程、實施海洋節能減排工程、探索“人工上升流”碳匯、探索紅樹林減災修復技術研發、創新藍碳交易方式、推進“藍碳”科技成果轉化、培育“藍碳”科技型企業等。
據了解,自2020年以來,海口實施生態修復項目,已新造紅樹林4590畝,修復4800畝,紅樹林碳匯增量位居海南全省首位。2022年5月,海南首個藍碳生態產品交易在海口完成簽約,交易碳匯量3000余噸,交易額30余萬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