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等了四天,沒等到中國的訪華邀請,卻等來了加稅通知。
中美的關稅貿易博弈,特朗普在不斷丟掉手中籌碼的同時也正在喪失主動權。
特朗普等到了加稅通知
事情得從特朗普中東回來那幾天說起。
5月16號到20號這幾天,特朗普接連通過媒體放話,說自己已經準備好來中國訪問,隨時都能坐飛機到北京談事情,可以談貿易問題,也可以討論國際大事。
每次特朗普對著攝像機透露訪華意愿的時候,臉上都帶著特別自信的表情。但直到現在,中國方面還沒有給出正式回復。
這種不回答其實已經說明問題。
中國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不會再因為美國總統隨口說句要訪問,就馬上安排見面。
過去這些年中美較量的實際情況證明,光靠嘴巴說說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說的這些話看著像是在示好,實際上藏著他自己的小心思。
熟悉中美交往流程的人都知道,正常的國家領導人訪問必須經過正規流程:比如要先派高級官員過來商量準備,要確定雙方能談什么具體內容,還要為會談做好鋪墊工作。
現在這些必要的準備步驟都沒有完成,特朗普卻突然說要直接飛到北京來,這就跟插隊沒什么區別。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特朗普這就是想通過媒體給自己造勢,并不是真心想好好解決問題。
況且,美國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美國,現在求著想來中國訪問的國家數都數不過來,中國憑什么為了美國搞區別對待。
除此之外,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值得注意。
就是在5月18號,中國商務部突然發布公告,要對從美國、歐洲、日本還有臺灣地區進口的一種塑料材料,共聚聚甲醛進行反傾銷調查。
簡單說就是美歐日臺的廠家用低于成本價的價格在中國賣產品,我們經過調查之后,決定對這些產品加征特別關稅。
其中美國企業的稅最高要交74.9%,歐洲和日本的企業交的稅低一些,介于24.5%到35.5%之間,中國臺灣省的企業也要交稅。
這種塑料可不是普通東西。用專家的話來說,它強度高、耐磨損、不容易變形,可以代替銅、鐵這些金屬材料,在汽車零件、醫療設備、機器零部件上都用得著。
中國市場每年都要進口大量這種材料,其中美國企業的進口量占了大頭。
為什么要這個時候宣布調查?
因為中國2017年就對韓國、泰國、馬來西亞賣到中國的這類材料征收過反傾銷稅,去年剛好五年到期復查,結果還是發現他們還在低價傾銷,所以決定繼續征稅。
這次調查對象擴大到美國、歐洲、日本和臺灣地區,完全是因為經過詳細調查發現,他們在最近這幾年,賣到中國的價格比正常價格至少便宜三成以上。
調查數據顯示,由于這些低價進口產品的沖擊,中國自己生產這種材料的企業被迫降價25%銷售,整個行業算下來已經虧了七個百分點。
舉個例子,假設正常情況賣100塊才能賺到錢的,現在只能賣75塊還貼上七塊錢的虧損。這么下去國內的廠子都要被擠垮了。
中國政府給出來的稅率都是經過精確計算的。
比如對美國企業收74.9%的稅,是因為他們壓價最兇,必須把他們的價格拉回到正常水平。
對歐洲和日本企業收的稅低一些,說明他們的傾銷程度沒那么嚴重。
至于臺灣省,我們的態度很明確:不論是哪里來的產品,只要存在傾銷損害大陸產業,都要按照規則處理。
中國商務部特別說明,所有調查都是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進行的,不存在針對誰的問題。
反傾銷措施不是要故意為難外國企業,而是要保護國內企業的正當利益。
過去幾年美國一直在對中國商品加稅,但是我們該按規則做的事情還是會做,不會因為別的國家搞保護主義就跟著放棄規則。
美國禁令出現變化
就在中國宣布反傾銷稅的時候,美國的華為禁令也出現了變化。
5月12號,美國商務部在官網上發過一則聲明,直接說世界上任何地方誰要用了華為生產的昇騰芯片,就是違反美國出口管制法。
這話說得非常狠,就是要用法律手段全面封殺華為芯片。
但有意思的是,過了四天到5月16號,他們又偷偷修改了說法。
把原來的"違反法律"改成了"提醒大家使用中國先進芯片要當心風險"。
雖然還是不想讓華為芯片發展,但是語氣緩和多了,不再說用華為芯片就犯法這回事了。
美國政策出現松動的原因其實很清楚。
這幾年中國在芯片研發上投入了巨大力量,華為的昇騰系列AI芯片性能已經可以和國外最先進產品比拼了,裝在幾百個國家的高性能計算機里都能穩定運行。
現在美國想通過徹底封鎖來卡住中國科技發展已經不可能了,美國自己企業也因為不能和中國做生意損失慘重,所以只能改口風。
中方對美國調整說法的反應很明確。
商務部在5月19日公開表示,美國的所謂調整只是換個說法而已,實際上還是在搞技術封鎖。
這種做法既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也破壞了全球供應鏈穩定,根本不是什么公平競爭。
整個事件看下來,中美雙方都在調整自己的策略。
特朗普一會兒說要訪華示好,轉身又搞技術封鎖,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中國看得明明白白。
中國現在處理外交事務則講究個"穩"字,既不沖動行事,也不會被對手帶的節奏牽著走。
中國現在的態度是:要談我們就按照規矩好好談,要打我們也不怕。
華為被美國制裁五年還能做出自己的高端芯片,這就是最現實的例子。
美國政府現在其實陷入兩難:繼續封鎖等于逼著中國更快實現技術自主,放松管制又不甘心放棄科技霸權。
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前幾天說要全面封殺,過了四天又改口說的搖擺表現。
中國的戰略定力
中國這些年推進科技自立的過程確實不容易。
據統計,全國芯片企業數量去年新增了2.3萬家,整個行業的研發投入超過2800億元人民幣。
這些實實在在的投入見效了,中國產芯片現在能滿足國內四成多的需求,而五年前這個比例只有兩成多。這種發展趨勢任誰都擋不住的。
回頭看看美國的做法就會發現,他們對中國搞的技術封鎖到最后都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據統計,由于對中國芯片出口的限制,美國半導體企業已經損失了超過1300億美元的收入,直接導致十幾萬人失業。
這也是美國為什么會對華為禁令松口的重要原因。
未來的中美關系估計還會有反復。特朗普可能繼續放話要訪問中國,或者找些新話題來吸引眼球。
但中國現在掌握著主動權,我們有全球最大的市場,最完整的工業體系,還有持續突破的關鍵技術。
不管對方怎么折騰,只要按照自己的節奏發展,該談的時候認真談,該反制的時候堅決反制,才能維護好國家利益和尊嚴。
說到底,國家和人一樣,只有自身強大了,說話才有人認真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