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奧14世成為第267任羅馬教皇后打給外國元首的第一個電話就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意不意外?
這位具有國際視野的新教皇一改前任教皇方濟各的稀泥作風,以開放和悲天憫人的情懷旗幟鮮明的支持烏克蘭,抨擊俄羅斯給世界帶來的人道主義災難……
其18日的登基彌撒大會閉幕詞中,他再次向全世界呼吁烏克蘭實現公平持久的和平重要性,隨后,還單獨會見了澤連斯基和夫人澤連斯卡婭。
作為13.6億信眾的教皇世界上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能否影響俄烏戰爭走向?
我們先簡單聊聊天主教皇來歷以及和基督教東正教的關系,大家看看能否影響戰爭走向。
說教皇就必須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是當今世界45.5億教眾的精神祖先,包括猶太教,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和伊斯蘭教,這個數字有多夸張呢?占比全球總人口的56.3%。
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生在美索布達米亞平原的亞伯拉罕感受到上帝召喚,讓他帶著族人離開當地去迦南(今天的以色列和巴基斯坦地區),并承諾會賜福給亞伯拉罕的子孫……
按照上帝旨意,亞伯拉罕將族人帶到了迦南,并與上帝達成契約:上帝保護亞伯拉罕子孫后代,亞伯拉罕用信仰守護上帝,這也是猶太人一直把迦南視為“應許之地”原因。
亞伯拉罕的嫡長子是“以撒”,以撒的兒子叫以色列,因此猶太人一直稱以色列人。亞伯拉罕小妾生的兒子叫“以實瑪利”,是阿拉伯人的祖先,以實瑪利的后人穆罕默德在公元623年創建了伊斯蘭教。
公元前1700年時迦南大旱,以色列帶著族人到了埃及(省略經過),400年后埃及王子摩西(以色列人)帶著猶太人又回到迦南并創建了猶太教,他的言論和一些詩歌神話也成為希伯來圣經前身,就是今天說的圣經舊約。
隨后,以色列國分裂成以色列和猶大兩個國家,兩個國家在公元前586年雙雙被巴比倫滅掉。在這期間,猶太教中一部分人又創建了“彌撒亞(基督)”。公元元年耶穌誕生,這部分猶太人認為耶穌是上帝之子,到人間為了拯救世人,于是猶太基督教誕生了。
二者不同的是猶太教比較封閉,重視律法,強調與上帝的契約關系。猶太基督教則倡導開放,宣揚愛與寬恕……教義分歧下基督教發展成為了獨立宗教,并整合耶穌言行形成了圣經新約。
公元391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并擴散到了世界各地……479年羅馬帝國分裂成東羅馬和西羅馬,基督教也被分裂成兩部分,西羅馬稱天主教,東羅馬稱東正教。
公元16世紀,一部分英國和德國教徒嫌傳統天主教太繁瑣,于是德國神學家馬丁.路德開始了宗教改革,天主教中又出現了基督新教,中國人習慣把新教稱為基督教。
天主教教皇全稱“羅馬教皇”,是耶穌在世界上的代表,也是全球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大家都看到了,利奧14世的加冕典禮上就連加拿大總理卡尼也跪在了其面前。
羅馬教皇背后,是遍布全球80個國家的20萬所教會學校,6萬家醫療機構和數不清的教堂……對于無神論的國人而言或許感受不到信仰的磅礴,但對教徒而言教皇絕對是神一樣存在。
教皇(穿白衣)以下是紅衣主教(穿紅衣),紅衣主教下面是大主教,大主教下是主教,主教下面是神父(穿黑衣),這就是十幾億人的組織架構。
我國的天主教屬于自治教派,沒有紅衣主教,因為我國沒有與梵蒂岡建立外交關系,教廷不承認國內任命的主教,國內也不承認教廷任命的主教……唯獨香港教區有一名教皇任命的樞機主教,也就是陳日君。
基督新教與天主教的不同之處在于新教沒有教皇,教徒也不在胸口劃十字,基督教徒認為自己可以直接與上帝溝通……影視中劃十字的都是天主教徒,以下為世界教派主要分布區。
綜上所述,教皇是政教合一的精神領袖,影響力遠比一般國家元首大得多。利奧14世的立場,代表著全球13.6億天主教徒對俄烏戰爭的態度,與聯合國一起蓋棺論定了這場戰爭的正義與非正義性,將助力烏克蘭在國際道義上完敗俄羅斯,
此外,信仰之力還將助推各國天主教領導人不竭余力地援助烏克蘭,為戰爭最終勝利打下堅實的聯盟基礎。
也許有人會說,俄羅斯是東正教,不用理睬天主教。東正教徒有多少人呢?2.2億教徒還分布在10余個斯拉夫國家,如烏克蘭、波蘭、捷克等國家的教徒也并不站在俄羅斯一方,俄羅斯國內的俄族人僅1.13億人口,如何抗衡13.6億信徒的天主教影響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條顛撲不破的真理實際上一直貫穿在俄烏戰爭中,無論你愿不愿接受這樣的現實。
這也是我們始終堅信烏克蘭能夠取得衛國戰爭勝利的最大底氣。如今,隨著羅教皇加盟公理陣營,戰爭的結果愈發清晰,而世界也終將回歸黑白分明的大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