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
央視財經頻道(CCTV2)
聚焦我市文井江鎮大坪村都統巖猛禽監測點
就猛禽遷徙奇觀帶火觀鳥經濟進行報道
每年春秋兩季是鳥類遷徙的季節
作為猛禽遷徙的重要通道
位于龍門山脈上的大坪村都統巖監測點
今年3月15日至5月18日
已記錄到13227只猛禽過境
?蒼鷹 攝影:余歡
?鳳頭蜂鷹 攝影:余歡
?普通鵟 攝影:余歡
?靴隼雕 攝影:桑梓
?白尾鷂 攝影:胖麻雀
初夏的崇州,層巒疊翠,萬木蔥蘢。在龍門山脈的云霧繚繞間,一場自然界的壯麗遷徙正在上演——數以萬計的猛禽振翅高飛,沿著遷徙軌跡,掠過文井江鎮都統巖的巍峨山脊。
這場年復一年的“鷹河流淌”,不僅是觀鳥者的視覺盛宴,更是崇州生態環境優越性的生動印證。
?白肩雕 攝影:余歡
?蒼鷹 攝影:胖麻雀
遷徙奇觀
造就“黃金走廊”
作為中亞-南亞路線和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關鍵節點,崇州憑借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生態資源,成為猛禽遷徙的重要通道。
?草原雕 攝影:余歡
猛禽是鶚、雕、鷹、隼等兇猛掠食性鳥類的統稱。觀鳥界將同日、同地監測到千只以上日行性猛禽過境的日子,稱為“千猛日”。每年春秋兩季,大量猛禽集群飛越龍門山脈,而都統巖因其開闊的視野和適宜的氣流,成為觀測“千猛日”的最佳地點。
?鶚 攝影:余歡
近日,四川龍門山猛禽監測與保護項目負責人余歡和鳥友們一起在文井江鎮大坪村都統巖猛禽監測點觀鳥、“打鳥”。
余歡
四川龍門山猛禽監測與保護項目負責人
我們所處的都統巖猛禽監測點,目前這個平臺海拔高度1400米,處于山區與平原區的交界過度地帶,所以在這個位置會有比較好的一個氣流,對于猛禽來說可以利用這個氣流進行遷飛。
?鳳頭蜂鷹 攝影:王映權
突然,讓鳥友們驚嘆連連的一幕出現了,正在遷徙途中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鳳頭蜂鷹開始炫耀式飛行。
“太棒了,太棒了!我終于拍到了鳳頭蜂鷹炫耀式飛行,好幾年沒拍到過了。我們看到的大部分遷徙猛禽直接就飛走了,像這種炫耀式飛行情況的幾率是比較少的。” 余歡十分興奮地告訴記者,并展示相機拍攝到的鳳頭蜂鷹炫耀式飛行的美圖。
什么是炫耀式飛行?
?炫耀式飛行?是鳥類在求偶期間所采用的一種特殊飛行方式,旨在吸引異性。這種飛行姿態通常包括高難度的飛行動作和技巧,如快速上升、俯沖、旋轉等,以突顯自身的吸引力和健康狀態。
每年春秋兩季,數萬只猛禽沿龍門山脈遷徙,形成全球罕見的自然奇觀。據悉,近年來都統巖監測點已記錄到35種猛禽過境。今年3月15日至5月18日已記錄到13227只猛禽過境,包括鳳頭蜂鷹、松雀鷹、蒼鷹等珍稀物種。5月8日,單日觀測猛禽數量高達3211只,創下成都地區現有監測點的單日最高紀錄。
?灰臉鷹 攝影:胖麻雀
珍稀物種頻現
印證“生態答卷”
猛禽作為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對遷徙和棲息環境極為敏感。特別是蛇雕、鳳頭蜂鷹等珍稀物種,對棲息需求更加苛刻,只有空氣質量優良、人為干擾較少、生物資源豐富的地區,才能吸引它們駐足或經停。
而崇州的森林、濕地等生態系統保持良好,能夠提供豐富的食物來源和安全的停歇環境。文井江鎮周邊茂密的原始森林、清澈的水源,以及完整的生態鏈,共同構成了猛禽遷徙途中樂于駐足的“服務區”。
生態保護
成就和諧共生
文井江鎮大坪村都統巖
猛禽的大規模遷徙,是罕見的自然奇觀;大坪村成為龍門山脈猛禽遷徙通道的核心區,則是崇州長期堅持生態保護的成果。
近年來,我市不斷實施造林綠化工程,通過植樹造林、森林撫育等措施,有效提升森林質量和效益。同時,持續加大對森林資源的監管和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確保森林資源的安全和穩定,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間。
?紅隼 攝影:余歡
自然無界 萬物有靈
猛禽的遷徙路線
丈量著崇州的生態高度
它們的羽翼之下
一幅天藍地綠、生機盎然的城市畫卷
正徐徐展開
在這條跨越南北的飛行“航線”上
崇州以生態為筆
書寫著人與自然雙向奔赴的永恒篇章
記者|王佑涵
編輯|余霞 張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