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低頭刷手機、伏案工作,頸椎突然‘罷工’了!”
27歲的深圳白領小欽在朋友圈發出這條動態時,無數女性網友直呼“破防”。這位年輕姑娘被頸椎病折磨了整整五年,從肩胛骨的隱痛蔓延到耳后、額頭,甚至伴隨頭暈、手麻,嚴重時連握筆寫字都困難。她的經歷并非個例——據統計,我國女性頸椎病發病率已超過男性,且呈現年輕化趨勢。今天,我們就從她的故事出發,揭開女性頸椎病的“隱秘面形”。
小欽的病情始于五年前。起初只是右肩胛骨內側的酸痛,她以為是久坐疲勞,貼膏藥、按摩后稍有緩解。但隨著工作壓力增大,疼痛逐漸向上蔓延至頸部、耳后,甚至引發偏頭痛。她輾轉多家醫院,嘗試過封閉針、針灸、正骨,甚至辦了游泳卡、拉伸課程,但癥狀始終反復。直到去年,她在深圳某醫院疼痛科被確診為C5/6頸椎間盤突出伴肩胛提肌慢性損傷,才找到真正的病因。
“醫生告訴我,我的頸椎已經像60歲老人的狀態了!”小欽苦笑。長期低頭工作、熬夜加班,加上錯誤的坐姿和缺乏運動,讓她的頸椎“不堪重負”。而更讓她后怕的是,頸椎病不僅引發疼痛,還導致她出現手部精細動作障礙——系扣子、擰瓶蓋時手指無力,甚至一度影響工作。
小欽的經歷并非孤例。女性由于生理結構、激素水平及生活習慣差異,頸椎病癥狀常與男性不同,且更易被忽視。以下是女性需警惕的典型表現:
頭暈頭痛,像“戴緊箍咒”
頸椎病變壓迫椎動脈,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女性常出現偏頭痛、后枕部脹痛,尤其在轉頭或久坐后加重。嚴重時伴隨惡心、嘔吐,甚至眼前發黑。肩頸僵硬,像“背了塊石板”
長期低頭、伏案工作,導致頸部肌肉勞損,出現酸痛、僵硬,活動時發出“咔咔”聲。部分女性還會感到肩胛骨內側壓痛,甚至放射至手臂。上肢麻木,像“觸電”
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引發手指、手腕麻木,握力下降。嚴重時整個上肢無力,連擰毛巾、提包都困難。吞咽困難,像“卡了魚刺”
頸椎前緣骨質增生壓迫食管,導致吞咽梗阻感,進食時需反復吞咽,甚至引發反流性食管炎。視力模糊,像“蒙了層紗”
頸椎病變影響眼部供血,導致視力下降、眼干、畏光,部分女性被誤診為“干眼癥”或“視疲勞”。心臟不適,像“壓了塊石頭”
頸椎壓迫交感神經,引發心慌、心悸、心律失常,甚至被誤診為“心臟病”。
為何女性更易“中招”?
- 生理結構差異:女性頸椎椎管較窄,神經更易受壓。
- 激素波動:孕期、更年期激素變化,導致韌帶松弛,加重頸椎負擔。
- 生活習慣:長期低頭刷手機、穿高跟鞋、抱孩子等,增加頸椎壓力。
- 心理壓力:焦慮、抑郁情緒會加劇肌肉緊張,形成惡性循環。
最后提醒:頸椎病不是“老年病”,年輕女性更要警惕!如果出現上述癥狀,務必及時就醫,通過X光、CT或MRI明確病因。畢竟,頸椎健康,才是女人最美的“頂梁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