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縣鼓樓的樓宇頂部一側在5月19日下午6點半左右發生坍塌,這與去年才剛剛花了341萬元維修,距竣工驗收至今也在一年左右。鳳陽作為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心心念念的完美故鄉,甚至準備遷都至此的龍吟之地,洪武大帝泉下有知,看到才維修一年的樓宇頂部便發生坍塌,不知作何感想,其雷霆手段是否還有當年之威,劍鋒所指是否還凜然生寒。
歷史記載,朱元璋稱帝后,準備遷都家鄉鳳陽,號曰中都,這座鼓樓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是專為全城百姓報時用的,樓宇部分毀于清咸豐三年(1853年),算算細賬,該鼓樓在歷史的長河中存在了478年而屹立不倒,不知是地基太牢,木頭太硬,還是風雨不大,或許瓦片耐糙。
鼓樓臺基在1989年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樓宇部分在1995年重建,據公開可查詢的資料,在2023年當地對樓宇進行修繕,包括的項目為“重檐歇山頂屋面維修,更換損毀檐板、屋椽,更換脫落瓦片”,工期從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費用為341.204萬元。
可萬萬沒想到在5月19日鼓樓樓宇一側出現了坍塌,這與經歷了無數風雨的478年相比,確實顯得短了一點。不過從更宏大的敘事方式來看,從辯證的角度來理解,都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瞬間,478年與1年也沒什么區別,再說了,留下工匠名字的也僅存于明磚。
多段視頻記錄下了坍塌的瞬間,充滿歷史厚重感的鼓樓在夕陽下顯得格外威嚴,天邊的云彩更是襯托出鼓樓的莊重,樓門上“萬世根本”幾個字似乎在述說洪武大帝建立的不朽大明曾經的輝煌。
鼓樓樓宇一側頂部開始出現松動,并伴隨肉眼可視的煙塵,緊接著該側頂部出現了大面積的坍塌,現場揚起巨大的煙塵,一些瓦礫還二次掉落在臺基外,行人們紛紛奔跑避讓,“萬世根本”終于還是晃動了起來。
當地發布通報稱,鼓樓樓宇(1995年重建)頂部一側瓦片部分脫落,無人員傷亡,相關情況正在調查中,并已成立調查組,責令項目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趕赴現場,并邀請相關專家開展調查核實。
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不然就不僅僅只是坍塌的問題了,可從維修至今才一年左右便出現了“瓦片部分脫落”,還花了不菲的費用,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還得搞清楚,擾得長眠地下的洪武大帝不得安寧始終還是不好,何況祖龍也說過“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萬世根本晃動不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