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午后的陽光灑進黑龍江邊境總站鶴崗邊境管理支隊忠仁邊境派出所接待大廳,85歲的何淑珍老人攥著民警呂守哲的手微微顫抖,渾濁的眼眶泛著淚光:“我這輩子最后的心愿,竟真讓你們給圓上了……”這場跨越千里,整整七十年的尋親之旅,在黑龍江邊境線上演了最動人的篇章。
何淑珍老人的叔叔何鳳臣在她很小的時候就來到了綏濱縣忠仁鄉(現為忠仁鎮)這邊生活。七十年光陰流轉,座機號碼成空號,書信石沉大海,但血脈的呼喚卻隨著歲月愈發清晰。再看看自己的家人,成了何淑珍老人的執念。于是,
她在老伴、女兒、外孫的陪伴下,驅車千里從黑龍江五大連池市來到鶴崗市綏濱縣忠仁鎮尋找親人。
“奶奶放心,我們馬上查!”教導員姜喜銓立即召集社區民警,全力尋找何鳳臣及家人。民警呂守哲憑借對轄區的熟悉,很快鎖定了興隆村。“興隆村何守祥的父親就是何鳳臣,已去世多年。”隨即,民警呂守哲立即聯系了何守祥本人,經確認,何守祥就是何奶奶要找的親人。
“太好了,太好了。”何淑珍老人笑得直拍手,眼眸里迸出晶亮的光,像極了得到糖果的孩童。“我送您去。”教導員姜喜銓輕輕托住老人顫巍巍的手臂上了車。
車輛剛轉過村口老槐樹,何守祥早已等候多時。車門開啟的瞬間,兩位老人四目相對——眉眼間相似的弧度,鐫刻著何家血脈的印記。“沒見過面的姐姐認識不?”“那哪能認識。”姐弟倆的開心相逢,讓現成氣氛變得十分溫馨。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幸福,已七十多歲的何守祥也高興得忙前忙后,不斷得張羅著大家。何奶奶和弟弟何守祥嘮起了家常,相互介紹著彼此家里的情況,一會兒分享生活的照片,一會兒與家人視頻通話,整個房間充滿了歡聲笑語。
“我一會兒就回去了。”“那能走嗎?姐,住幾天啊。”何奶奶起身要走,弟弟何守祥緊忙阻攔。“看一眼,我就滿足了,孩子們也還有事。”眼看著姐姐執意要走,弟弟何守祥依依不舍道,“咱們和民警們一起照張全家福吧,沒有他們,咱們這輩子也見不到了。”
“咔!”這張特殊的"全家福",不僅定格了失散七十年的親情重逢,更見證了新時代邊境線上警民同心續寫的溫暖傳奇。它恰似黑龍江水奔流不息,彰顯著新時代移民管理警察"以人民為中心"的赤誠初心。(中國日報黑龍江記者站 周慧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