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后,美國陸軍航空隊/空軍就在尋找諾斯羅普P-61“黑寡婦”戰斗機和北美F-82“雙野馬”戰斗機的繼任者,以應對蘇聯轟炸機的威脅。
洛克希德YF-97原型機正在試飛。該機就是F-94“星火”戰斗機的技術基礎,而后者成為冷戰期間美國一款全天候夜間戰斗機。
當時,蘇聯空軍的主力轟炸機是圖波列夫圖-4,實際上就是B-29“超級堡壘”戰略轟炸機的逆向仿制型。二戰期間,有多架B-29“超級堡壘”轟炸機在蘇聯領土緊急迫降,并被扣押。
本文是“兵工廠生活(Armory Life)”網站發布的介紹文章,作者Friedrich Seiltgen,本人翻譯并編輯給大家分享。
F-94“星火”戰斗機剖面圖。
為了滿足這一需求,洛克希德公司研制了F-94“星火(Starfire)”戰斗機。這是一款全天候晝夜截擊機,是第一款配備加力燃燒室的噴氣式戰斗機,也是第一款在朝鮮戰爭中投入實戰的全天候噴氣式戰斗機。
研制
兩架T-33教練機與一架F-35A戰斗機編隊飛行。
“星火”戰斗機由T-33“流星(Shooting Star)”教練機發展而來,后者源自洛克希德P-80戰斗機,與這兩款飛機保持75%的零部件通用性。由于美國空軍希望盡快裝備新型全天候截擊機,因此對T-33教練機進行改進和升級是合理的方案,畢竟它是一款相當成熟的飛機。
1950年6月,F-80“流星”(左上)是朝鮮戰爭中主力晝間戰斗機,而F-82“雙野馬”(右上)是夜間戰斗機。1951年,F-86“佩刀”(左下)和F-94“星火”(右下)取代了它們。
美國空軍原本計劃用寇蒂斯-萊特XF-87作為P-61“黑寡婦”的替代機型,但因為性能不佳,美國空軍邀請洛克希德公司以快速項目方式,研制一款新型夜間戰斗機。
1954~1956年,F-94A戰斗機在北達科他州國民警衛隊服役。照片中將其名稱錯寫成“星式戰斗機”。
F-94A“星火”配備四挺12.7×99mm口徑機槍,槍口位于機鼻雷達罩后方。由于電子設備重量較大,F-94A需要更大的推力,所以使用帶加力燃燒室的J33A-33發動機,取代了T-33教練機上的J33A-35渦噴發動機。
1949年,第一架YF-94“星火”原型機的四挺機槍進行夜間實彈測試。
1949年4月16日,YF-94“星火”原型機進行首次試飛。與所有新型飛機一樣,它也暴露出一些小問題,但最終展現出良好性能。很快,F-94A被美國空軍采用并開始列裝,同時,洛克希德公司承諾將很快推出改進型。1950年,美國防空司令部開始裝備F-94A夜間截擊機,取代F-82“雙野馬”擔任全天候截擊機。
F-94B
洛克希德F-94B戰斗機取代F-82G“雙野馬”,保護韓國和日本的夜空。F-94還曾經為B-29護航,對朝鮮進行夜間轟炸。
1951年,美國空軍采用F-94B截擊機,外形與F-94A完全相同,主要改進在于發動機。J33A-33發動機并不可靠,飛行員認為它不安全。飛行員還抱怨F-94A駕駛艙過于狹小,飛行員在緊急起飛時,難以快速進入機艙。彈射座椅與駕駛艙的間隙過小,以至于在彈射逃生過程中出現過飛行員傷亡情況。座艙蓋經過重新設計,在中央增加了一個弓形框架,并安裝了新型儀表著陸系統(ILS)。
F-94“星火”是為了滿足P-80全天候加力版的需求而研制的,配備機頭雷達和雙人機組。
美軍已經裝備的老式F-94A被送回洛克希德公司,改裝成F-94B,隨后裝備空軍國民警衛隊防空部隊。
F-94C
1950年1月18日,幾乎全新設計的洛克希德F-94C進行首飛。
1951年7月,第一批F-94C開始交付美軍。該機進行了大量改進,最初被命名為F-97,后來才被確定為F-94B的改進型。改進項目包括:重新設計的更薄的機翼,后掠式水平尾翼,配備加力燃燒室的普惠J48發動機(由羅爾斯-羅伊斯授權生產)。
F-94C沒有安裝機槍,機頭攜帶24枚火箭彈,環繞機鼻雷達罩,配備可打開的整流罩。
最顯著的變化之一就是機頭尺寸。為了安裝休斯E-5火控系統和AN/APG-40雷達,機頭明顯增大。
機翼還可以配備兩個吊艙,安裝24枚火箭彈。
另一個重大改進就是拆除了所有固定武器,只配備火箭彈。24枚70mm折疊翼航空火箭彈(FFAR)安裝在機頭的四個彈艙內,并隱藏在可打開的整流罩后方。
F-94D
換裝M61A1“火神”機炮的F-94D。
洛克希德推出的F-94D是一款單座戰斗機,配備機翼掛架,并在機頭安裝了八挺機槍。F-94D只制造了一架原型機,未能滿足美國空軍的要求。這架原型機后來被用于測試M61A1“火神”20mm轉管機炮,該炮后來成為美國空軍的主力固定武器。
火箭吊艙
兩名地勤人員正在為F-94C安裝70mm航空火箭彈。
然而,F-94C機頭安裝的航空火箭彈帶來了一個問題。在測試中發現,火箭彈發射時產生的煙霧會導致飛行員失去視野,并且這些煙霧可能會導致發動機失速。在生產到第100架左右時,洛克希德在兩側機翼中央各安裝了一個12發火箭吊艙,并配備易碎前蓋。發射火箭彈時,火箭彈會頂碎前蓋飛向目標。
服役經歷
洛克希德F94C“星火”在北達科他州國民警衛隊服役至1959年。
F-94C“星火”主要裝備美國防空司令部,該司令部最終組建了26個中隊,保護美國領空免遭蘇聯轟炸機的襲擊。配備AN/APG-40雷達的F-94C截擊機,與半自動地面(SAGE)防空系統協同使用。
F-94C“星火”戰斗機剖面圖。
SAGE系統是北美地區自動化防空系統,它借助計算機系統網絡,為防空系統提供地面資源支持,這些資源包括建筑物、雷達和截擊機。SAGE指揮中心位于一座大型四層碉堡式建筑內,指揮中心為防空部隊提供雷達跟蹤能力,其中包括由SAGE雷達中隊駐守的遠程雷達站。每個SAGE指揮中心都為八個作戰指揮中心中的一個提供數據,用于攔截敵機。
一架洛克希德F-94“星火”戰斗機停在北達科他州一個空軍基地的停機坪上。
朝鮮戰爭期間,三個聯邦化的空軍國民警衛隊中隊使用F-94C保護華盛頓特區空域的安全。
朝鮮戰爭期間,一名飛行員在夜間起飛前測試加力燃燒室。
F-94也曾經被美國空軍部署在日本。該機曾經在韓國和黃海上空執行過攔截任務,但被禁止在朝鮮附近飛行,以防發生墜機事故,讓中國通過打撈殘骸的方式獲得絕密技術。
傳奇
一架F-94戰斗機正在執行攔截任務。注意機翼上的兩個火箭吊艙。
F-94“星火”戰斗機只能算是權宜之計,盡管服役時間很短,但終究完成了任務,隨后被諾斯羅普F-89“蝎子”和北美F-86D“佩刀”戰斗機取代。
兩名飛行員爬進F-94A戰斗機,可以看到機鼻下方的機槍。
“星火”戰斗機曾部署在格陵蘭島、阿拉斯加、韓國、日本和加拿大等地的空軍基地服役,為美國提供了對抗蘇聯轟炸機的防空能力。F-94系列共生產了855架,其中387架為F-94C。
編隊飛行的F-94B戰斗機。
F-94“星火”參加了朝鮮戰爭,并擊落了多架飛機,包括第一個夜間空戰記錄。一架F-94戰斗機被敵機擊落,另有六架在執行作戰任務時,因為機械故障等原因損失,另有兩架在執行作戰任務時失蹤。
下面放一段音頻:
本次青殺口大捷,皇軍共俘斃匪徒六十五人,匪酋禿三炮被當場擊斃,以下眾匪首或死或傷或被生擒,僅老四一人下落不明,皇軍共繳獲鳥槍兩桿、土炮一門、騾子兩匹、草料若干,對,還有十個蛋和兩只老母雞。而皇軍僅陣亡一人,但不幸誤落懸崖摔死七人,誤入山澗淹死九人,誤落獵戶捕捉野豬之陷阱夾傷一人,被我方榴彈擊中誤傷九人,被騾子踢傷一人,另有黑藤太君和兩名軍曹下落不明。鄙人以為,本次青殺口大捷的取得,一切都應該歸功于野尻太君的指揮有方。
是不是挺對味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