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10C如今在國內備受冷遇,不料走出國門卻風光無限,不但是主力攻擊機還取得了漂亮的戰績,這下真是圓滿了,按照現在的局勢來看,其他機型要想拿到首殺還不知道要等多少年。
其實J10C并不落后,只不過我們現在新產品迭代的太快,讓人感覺好像是不行了,實際上各種型號的J10是保有量最大的現役主力機型,未來J10C會逐漸把以前的J10A、J10B替換掉。
魔改過的J10C一點也不弱,主要是腿短,載彈量不夠,不過氮化鎵雷達、隱身涂層、航電系統這些都改過了,配上空空導彈,現在的定位就是國土防空截擊機,優勢就是成本低,維修維護也便宜。
J10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三代機,從立項到正式定型足足花了18年,一路走來可真是不容易,正所謂不經歷風雨怎見到彩虹,如今能大放異彩也是天意。
1982年的時候,國內開始搞下一代戰斗機方案論證會,那時候成飛沒錢,就想借這個機會看看能否搞點國防預算,于是在J9基礎上弄了個J10的方案,沒想到反響不錯,于是回來繼續完善方案。
由于鴨翼布局在當時被認為太過前衛,項目遲遲無法落地,成飛不死心,一邊搞三產養家糊口,一邊繼續鼓搗飛機,整整熬了四年,終于在1986年通過專家評審,正式立項“十號工程”。
立項之后成飛就開始加大投入搞J10,到了1990年的時候,眼看著J10遙遙無期,當時空軍的裝備水平嚴重落后于世界主流水平,于是準備從蘇聯引進蘇27,最終在1992年引入了蘇27。
期間一度想放棄J10,最終還是在長者的堅持下留了下來,別人家的飛機再好也是別人家的,J10才是自家的孩子,1994年J10的第一架原型機開始制造,當時長者親臨現場,指著J10的第一架原型機稱其為中國的爭氣機。
1998年3月23日,J10首架原型機成功首飛,然后直到2004年才最終定型,離項目立項已經過去了18年,離他們最開始起心想做飛機已經過去了22年,一群穿著破洞汗衫的科研工作者,埋頭苦干二十年磨一劍。
如今J10的1001號原型機放在中國航空博物館,1002號原型機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003號原型機放在空軍工程大學,1004號原型機放在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1005號原型機給空軍工程大學航空機務士官學校作為教具,1006號原型機擺在了成飛公司的門口。
由于J10是自主研發的三代機,在這個基礎上做過很多改進,基本上有需要的就要改進試一試,根據資料顯示共有以下型號:
J10初代總共生產了46架,除了試飛外只有少量裝備部隊;
J10A是單座正式量產機型,總共生產了134架;
J10AH是改進后的海軍航空專用型,共生產了16架;
J10AY是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專用機,共生產了8架;
FC20是J10的外銷款,不過據說一架也沒賣出去;
J10S是J10的雙座版,共生產了112架,裝配J10A的也會拿到J10S;
J10SH是雙座版海軍航空專用型,共生產了8架;
J10SY是雙座版八一飛行表演隊專用機,共生產了4架;
J10B是在J10A基礎上大改版的型號,換裝了無源相控陣雷達,可以兼容新一代空空導彈,換裝了推力更大的AL31FM1渦扇發動機,共生產了58架;
J10B TVC版,也就是加裝了國產渦扇10 TVC發動機的專用測試改版;
J10C是在J10B基礎上大改版型號,換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換裝了渦扇10B發動機,加了隱身涂層,已經算是四代或者四代半,共生產了227架;
J10CY是專供八一飛行表演隊使用的專用機;
J10CE是J10C的外貿版,生產線由成飛改到貴飛生產,在印巴空戰中表現優異,擊落三架陣風戰機,出了戰績之后估計會獲得更多訂單。
這些年J10從三代機,到三代半,到四代機,到四代半,經過多次魔改之后跟初代已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如今J10C對上五代機也許會吃虧,理論上可以壓著任何一款四代半戰機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