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南州平塘縣的一座民族醫館里,年近八旬的索紹楨醫師每天仍為慕名而來的患者把脈問診。他出身于中醫世家,傳承著苗族草藥和水族醫術相融合的家傳醫術,是苗藥水醫第三代傳人。行醫生涯58載,索紹楨在心腦血管疾病、中風后遺癥、風濕疼痛、產后調理以及高血壓、低血壓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無數患者帶來了康復希望。他還致力于傳播非藥物療法和自然養生保健知識,秉持醫者仁心,積極開展公益講學,幫助更多人強身防病,自身也保持44年未生病。從大山深處走向全國舞臺,這位德技雙馨的民族醫藥傳承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傳承與創新并重、濟世與守法同行的從醫之道。
家學淵源:民族醫藥第三代傳人
1945年,索紹楨出生在黔南州平塘縣一個行醫世家。其祖輩是當地的苗醫、水醫,父母皆精通草藥和傳統療法,對幼年的索紹楨言傳身教。在家庭的熏陶下,他很早便熟識百草藥性,隨父母“學醫習武”,既研讀中醫經典也練就了推拿正骨等技術基礎。青年時期,索紹楨考入貴州都勻民族師范學校并于1967年畢業,隨后投身教育行業長達20年,擔任過中小學校長和黨支部書記等職務。即便在從教從政的歲月里,他對中醫的熱情始終未減,業余時間堅持研習醫理、服務鄉鄰,以家傳醫術為周圍群眾解除病痛。
2001年從公職崗位退休后,索紹楨毅然回歸杏林,決心專心行醫生涯。他拜訪名師、廣采博收,成為國醫大師陸廣莘“生命健康”學術思想的傳承人之一。憑借深厚的家學底蘊和不斷進修積累,2002年他通過衛生部門組織的中醫藥執業資格考試,正式取得行醫開業執照。此后,索紹楨在家鄉開設中醫理療館,懸壺濟世,將祖傳苗藥與現代中醫理論融會貫通,為當地乃至外省患者提供正規、合法的診療服務。
醫術特色:疑難病癥顯奇效
長期以來,索紹楨將苗族草藥秘方與中醫經絡療法有機結合,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診療體系。他善于運用中醫“望聞問切”辨證論治,輔以藥物內服和推拿手法,并創新性地引入“信息能量療法”等非藥物技術,提升療效。在心腦血管疾病、中風癱瘓康復、風濕骨痛、婦女產后虛弱、高血壓與低血壓等慢性病領域,他的治療方案往往能夠發揮顯著作用,不少久治不愈的患者在他的調理下癥狀明顯改善。對于疑難的惡性腫瘤等疾病,索紹楨也沒有放棄探索,通過綜合療法在個別病例上取得了一定療效,為患者爭取更好的生存質量。
索紹楨獨到的醫術在實踐中屢現奇效。例如,他所掌握的“一秒降血壓”絕技曾在國際醫學大會上現場展示,瞬間平穩患者血壓,引起醫學同行的關注。又如,通過中草藥內服結合經絡調理,他成功幫助多名中風患者恢復部分肢體功能,讓原本臥床的病人重新站起。多年來,他還研制出多種草藥配伍方劑,用于治療胃病、肺結核、乙型肝炎等疑難雜癥,并在學術會議上交流經驗,其論文多次獲得一等獎。值得一提的是,索紹楨自己即是健康養生的受益者。通過堅持中醫藥調養,他已經保持了連續40年未曾生病的良好紀錄,以親身經歷證明了自然養生法的功效。
學術影響與榮譽稱號
憑借高超的醫術和突出的療效,索紹楨在業界贏得了良好聲譽。他曾多次應邀在全國中醫藥學術會議上發表演講,分享臨床心得。2013年,他作為特邀專家出席第三屆國際手法醫學研討會,在會上講授苗藥水醫治療中風癱瘓及快速降血壓的獨門技藝,贏得海內外同行的高度評價。在長期實踐的基礎上,索紹楨的學術地位也得到權威認可。他先后被授予“中醫名醫”“中國百佳特技名醫”“民族中草醫大師”等稱號。2012年,他在第二屆中醫大師傳承論壇上發言,其杰出貢獻獲評“民族中草醫大師”榮譽。次年,在山西舉辦的扁鵲脈法論壇上,索紹楨與國內外專家一同見證中醫先賢紀念碑揭幕,他的名字被鐫刻在醫圣扁鵲和張仲景的紀念石碑上,以表彰其在傳承中醫藥文化方面的卓越成就。2025年4月26一27日,組織在貴州平塘召開“貴州平塘民族本草交流研討會”,有來自本省畢節、遵義、貴陽、凱里及省外廣東、福建、遼寧、重慶等專家學者、同仁129人參加。
此外,索紹楨還撰寫了《用信息療法治病高效速成安全》《中草醫治療肺結核的體會》等多篇學術論文,并在全國評比中屢獲一等獎。他的醫案心得被收錄進《中國好醫生》《中華名醫功勛大典》等權威典籍,作為寶貴經驗供業界參考。索紹楨高尚的醫德和卓越的醫術也為他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贊譽。早在1993年,《貴州人口報》便以〈一位藝精德高的民間“神醫”〉為題報道了他的事跡,稱贊他醫術精湛、品德高尚。2010年,科技日報社刊文〈杏林圣手醫德高〉專題介紹了索紹楨懸壺濟世的感人故事。近年來,他多次接受中央及地方媒體采訪,在2016-2018年的中醫春節晚會上還曾現場為央視領導診病,得到“妙手回春”的題詞嘉獎。通過這些報道,索紹楨“醫者仁心、術業精湛”的形象深入人心,進一步擴大了苗藥水醫這一民族醫學的影響力。
公益傳承:推廣自然療法惠眾生
作為一名德藝雙馨的醫者,索紹楨十分熱心于公益事業,積極傳播健康理念。他曾受貴州省衛生、民政等部門之邀,擔任“助老健康服務中心”專家醫療組長,走遍全省為老年人義診體檢,普及心腦血管疾病預防知識。在日常行醫之外,索紹楨經常深入鄉村社區舉辦義診和養生講座,無償教授簡便實用的自然療法。例如,他手把手教群眾穴位按摩、太極強身等方法,幫助大家掌握日常保健技能,以減少患病機會。面對前來求教的年輕中醫愛好者,他也傾囊相授,毫無保留地傳遞自己積累多年的臨床經驗和苗藥配方。
2009年,索紹楨當選為平塘縣民族中草醫學協會會長,并出任黔南州民族中草醫藥協會副會長。身為行業領頭人,他致力于團結和指導更多民間中醫藥從業者共同進步。在他的倡導下,當地的民族醫藥交流活動日益頻繁,苗藥、水藥等寶貴的民族醫藥知識得以系統整理和推廣,為傳統醫藥在新時代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薪火相傳:子女弟子接力守護
為了讓寶貴的民族醫藥得以代代延續,索紹楨傾盡心力培養接班人。目前,他門下已有三十多位弟子,既有年逾八旬的資深醫師,也有科班出身的中醫后起之秀,遍布貴州本地及浙江、海南、河南等省。這些弟子在索紹楨的指導下,各有所長,有的精研苗藥方劑,有的專攻推拿整脊,紛紛在各自家鄉開館行醫,把師傅的絕技帶給更多患者。
更令人欣慰的是,索紹楨的六個子女及兒媳婦也全部投入到民族醫藥事業中來,共同傳承家族的醫術。目前,大兒子索良平、長女索淋惠、次女王雪、兒媳劉天翠4名子女均已學成出師,獨立行醫造福一方百姓;小兒子和大兒媳也在繼續深造中醫技能,努力成為合格的傳承人。在許多醫療活動中,人們時常能見到索紹楨攜女兒索淋惠同臺坐診的身影。父女二人配合默契、醫術精湛,被患者們稱贊為難得的“父女名醫”佳話。在一次全國中醫藥盛會上,中央電視臺領導觀看了索氏父女的現場診療后,欣然提筆寫下“妙手回春”四字,以此贊譽他們高超的醫技和協作精神。這份殊榮既是對索紹楨畢生耕耘的褒獎,也為新一代傳承人增添了信心。
上圖四人中:左小女王雪,中大兒子索良平,右長女索琳惠,前中索紹楨
堅守初心:合法從醫彰顯價值
2017年,《中醫藥法》的實施對民間中醫的執業規范提出了更高要求。索紹楨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主動參加貴州省中醫確有專長考核,省考已過關獲醫師資格證,崗位培訓注冊獲行醫資格證,已拿雙證合法開診所行醫!以實際行動支持傳統醫藥行業的規范化發展。盡管他原先持有的行醫執照因政策調整需作廢重考,年逾古稀的索老仍毫不退縮,重新埋頭苦學法規和醫案。2023年,他順利通過了嚴格的中醫專長考試和考前培訓,目前正等待正式發證注冊,以合法身份繼續為群眾行醫服務。這一舉動展現了一位老中醫與時俱進、依法從醫的可貴精神。
索紹楨嚴謹守法行醫的態度也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可與支持。當地衛生、中醫藥主管部門對他的傳承事業給予了大力扶持,他所在的民族醫館被視為弘揚民族醫藥文化的典范。在2019年,索紹楨作為國醫網推薦代表入選紀念郵票,當他的事跡被解放軍某部首長從網上看到后,這位首長專程找到索老求醫,服用其苗藥后病癥明顯好轉。為感謝平塘縣培養出這樣造福百姓的良醫,這位首長還特意贈送錦旗致謝,當地政府亦以此為榮。如今,索紹楨的中醫理療館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慕名而來,在合法合規的管理下,他能夠更安心地施展醫術,繼續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當下,國家正大力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像索紹楨這樣的民間名醫在政策引導和社會支持下煥發出新的生機。他的堅守與奉獻不僅造福了一方百姓,更成為傳統醫藥守正創新、服務健康中國的生動寫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