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一段 “女子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哭鬧磕頭” 的視頻引發關注。視頻中,一名母親因未能在航班起飛前 40 分鐘完成值機,與機場工作人員發生爭執,情緒激動下當場哭鬧并磕頭,稱 “孩子要考試”。事件曝光后,機場與航空公司就值機規則及應急處理流程作出回應。
一、事件經過:晚于值機截止時間,母子錯過航班
網友發布的現場視頻顯示,一名戴黑色鴨舌帽的女子帶著孩子在值機柜臺附近哭鬧,情緒激動時甚至磕頭,口中反復稱 “還有 30 多分鐘起飛,你不讓上飛機”“孩子要考試”。據了解,這對母子原計劃乘坐深圳航空航班出行,但因未在飛機起飛前 40 分鐘完成值機,導致無法登機。
二、機場與航司回應:值機截止時間符合行業規范
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表示,國內航班通常在起飛前 40 分鐘由航空公司系統自動截止辦理值機手續,該事件已轉交深圳航空處理。深圳航空客服確認了值機截止時間的行業慣例,稱 “不同機場可能有幾分鐘差異,但總體需在起飛前 30-40 分鐘完成值機”。
關于是否有 “綠色通道”,深航客服稱,乘客若臨近值機截止時間,可與值機柜臺溝通,由工作人員協調是否通過緊急通道辦理,但最終需視機場保障能力及航班狀態而定。
三、爭議焦點:規則剛性與人文關懷的平衡
事件引發公眾對航空值機規則的討論:
- 規則合理性:有旅客認為,提前 40 分鐘截止值機是行業通用標準,旅客需自行掌握時間;
- 特殊情況處理:部分網友提出,若遇緊急情況(如考試、就醫),航司與機場應提供更多彈性服務,避免機械執行規則。
航空業內人士指出,值機截止時間是為確保行李分揀、艙單制作等環節按時完成,保障航班準點率。但在實際操作中,對于晚到旅客,工作人員會根據航班狀態靈活處理,如行李已托運或艙門未關閉,可能允許登機。
四、溫馨提示:出行需預留充足時間
機場與航司均提醒旅客,國內航班建議提前 2 小時抵達機場辦理值機,國際航班提前 3 小時,避免因交通擁堵、值機排隊等原因誤機。若遇特殊情況,可提前聯系航空公司或機場服務熱線說明情況,爭取協助。
此次事件折射出旅客對規則的理解差異與應急需求。隨著航空出行日益普及,如何在保障運行效率的同時提升服務溫度,仍是行業需要持續探索的課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