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昌“一張床”背后的“青年引力”
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祥晟 沈冠楠
年輕人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之源,是一座城市的未來。
研究機構數據顯示,截至5月12日,全國已有24個省會城市發布2024年人口數據,其中,南昌以10.22萬人的增量排名第五,是為數不多人口增量“10萬+”量級的城市。
這幾年,為吸引每年10萬大學生和技能人才來昌創業就業,這座城市以特有的溫暖,為年輕人構筑了一個夢想起航的港灣。
洪漂驛站為來昌就業創業青年提供7天免費住宿。(受訪者供圖)
1.0版引才
“一張床”
城市給年輕人的溫暖擁抱
“7天免費住宿,幫我節約了求職成本,也給我提供了緩沖期,安心準備面試。”井岡山大學碩士研究生、九江青年羅俊仍記得今年春節剛過初到南昌的驚喜感,“這座城市接納了我,還給了我一個溫暖的擁抱。”落腳在位于南昌市疊山路的一家免費公寓,他很快參加面試并被順利錄取。離開公寓那一刻,羅俊心中滿是對這座城市的憧憬,期望自己“盡快轉正、留在南昌”。
羅俊入住的免費公寓來自南昌“洪漂驛站”,這是一個主要面向非南昌籍、35周歲以下、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來昌就業創業青年的支持項目,提供七天免費住宿和就業創業等相關指導服務。
南昌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賴詩卉告訴記者,“洪漂驛站”提供單人間住宿、獨立衛浴、安保及七天內全免費等八項服務。“符合上述條件的青年人才,只要收到面試通知,或提供具備可行性的創業計劃,都可以通過‘昌通碼’小程序申請入住。”
截至目前,南昌已設立30個“洪漂驛站”,覆蓋紅谷灘區、青山湖區、東湖區、西湖區、高新區等核心區域,累計接待來自全國86個城市、215所高校的2197名申請者。
2.0版留才
“一間房”
城市給求職者的異鄉暖巢
“扎根城市,從一張免費的床位開始”,是許多城市攬人標配“新人禮包”。南昌是怎么做的?這座聚才、興才、愛才的人文薈萃之城,給出了硬核答案——“升級”。
2023年6月起,南昌推出青年人才來昌免費住宿2.0版本,在南昌高新區、南昌經開區、南昌縣(小藍經開區)、青山湖高新園區建成4個人才驛站點位,為畢業三年內(含畢業年度)有意愿來昌就業、創業的南昌市以外戶籍(含安義縣、進賢縣)高校畢業生和技校畢業生提供最長3個月的免費住宿。
相較于“洪漂驛站”,這批人才驛站延長了免費住宿時間,且無須面試邀約就能申請。
服務上,以南昌高新區人才驛站為例,除配備基礎生活用品,周邊還配套公共洗衣房、餐飲店、便利店等設施,讓求職者舒適入住、輕裝上陣。
“沒想到這么細節的地方都考慮到了。”日前,江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上饒姑娘萬英英在高新區人才驛站入住后,不禁贊嘆道,“人才驛站給人一種家的感覺,讓我們放寬心外出闖蕩。”
先“安居”后“樂業”,“安”的是俊才之心,“樂”的是城市之興。
南昌高新區組織與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周小平表示,從短期應急的“一張床”,到側重居住體驗的“一間房”,本質是通過不斷精細化的服務,延長人才與城市的黏性,進而讓人才找到歸屬感,從“落腳”走向“扎根”。
據統計,僅高新區人才驛站點位的152間房,累計入住超1600人次,已有500多位畢業生從這里走向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就業崗位,人才留存率超30%。
3.0版安才
“一個圈”
城市給追夢人的“此心安處”
5月13日上午,南昌高新區人才驛站對面的就業之家座無虛席,一場招聘直播正在火熱開展。入口處設置了信息發布大屏,定期更新周邊企業招聘信息。這里同時是創客空間,為人才驛站的“住戶”提供免費的辦公場所。
一旁坐落的高新區工人文化宮,自習大廳和圖書館免費開放,豐富求職青年的日常生活。
記者了解到,高新區人才驛站還經常組織活動,帶領求職青年走進企業和車間,真實、快速、具體地了解企業情況。
另一方面,“高新人才碼”微信小程序將招聘信息、扶持政策及出行、餐飲等20余項服務全部納入,實現“一碼走高新”。點位更多、全市覆蓋的“洪漂驛站”則多次舉辦人才聯歡會、創業項目路演會,成為異地追夢人在南昌的第一個重要“朋友圈”。
以人才驛站為主體,一個覆蓋人才政策咨詢、就業對接、創業孵化、生活需求、社交學習等環節的“全鏈條”“一站式”服務圈躍然而出。
如今,人才驛站服務仍在“加碼”。今年年初,高新區人才驛站推出了暢達轄區重點園區和企業的免費接駁車。另外,從5月14日起,該站點新增簡歷定制工坊、求職形象煥新、就業材料規范三大免費服務。
記者手記
南昌何以成為引才熱土?
2025年初,南昌市統計局公布了2024年南昌常住人口數據:全市常住人口667.0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22萬人。人口增量“10萬+”,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五……這一搶眼成績引發熱議。人們驚嘆地發現,南昌的“狂飆”有跡可循,不止2024年,而是近10年都保持了中高速的人口流入,年均增長超10.7萬人。
另一組令人震撼的數字來自3月。據南昌市委人才辦信息,南昌市連續3年、每年引進大學生和技能人才超過14萬名。一向低調的南昌,何以逆襲成吸引人才的熱土?
經濟學博士、江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英指出,這其中,經濟發展與產業支撐當然是決定性因素,但不容忽視的是,繼“千方百計攬才”之后,做好“關懷備至留才”,正是南昌構建可持續人才生態的“長效引擎”。
劉英指出,在當前產業強市、制造業立市的策略下,南昌對高學歷、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以往更迫切,人才驛站、“洪漂驛站”聚焦的不僅是短期住宿問題,更借助精細化服務幫助人才更快融入城市,通過社群活動、大數據推送實現人才與產業的精準匹配,有助于構建長效的人才生態。
正如劉英所言,一批本想來南昌“探路”的青年,在體驗細致入微的關照后,以人才驛站為錨點,聚攏來、育起來,最終選擇留在這個城市。
來源:江西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