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指尖活”托起“新經濟”(主題)
廊坊市零工市場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圈(副題)
廊坊日報記者 張歡 通訊員 張超
“現在找活不用再站馬路,手機小程序就能對接,政府還提供免費技能培訓,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近日,在廊坊市人力資源市場,45歲的農民工李強輕點屏幕,通過AI對話,生成一份標準簡歷,完成求職登記。面前的“零工之家”智能終端機的電子屏上,家政服務、物流配送、建筑裝修等崗位信息不停滾動。
讓李強驚喜的是,不到半小時,他的手機里就收到3條匹配的崗位信息。這樣的變化,正是廊坊市規范零工市場發展,加快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圈的縮影。
圖為“直播帶崗企業行”活動現場。
數字化賦能:從“站馬路”到“刷手機”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節點城市,我市近年來的靈活就業群體規模持續擴大。
為規范零工市場建設,市人社局印發《就業促進工程工作方案》《關于推進全市公共就業服務“三精化”建設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實施方案》,聯合廊坊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升級“廊坊零工之家”建設,在設施配備、服務功能、運營管理等方面全面改造升級,著力打造服務功能齊全、服務方式靈活、服務模式多樣、保障體系健全的標準化零工市場。
“我們通過數字化手段重塑就業服務鏈條。”市人社局局長王宏民介紹,依托“廊坊就業”“廊坊零工之家”小程序和“零工之家”智能終端機,求職者可享受AI求職、技能培訓、政策咨詢等24小時服務。
圖為求職者利用智能終端機,刷臉生成簡歷。
截至目前,各平臺入駐企業740家,注冊靈活就業人員1708人,日均活躍用戶1200余人次,崗位匹配成功率達80%。同時,依托廊坊就業網、“廊坊就業”抖音政務號、公眾號、小程序等平臺,動態發布招聘求職、專場活動等各類信息41期250余條。在今年的“春風行動”中,全市通過小程序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101場次,提供就業崗位6.1萬余個,達成就業意向近兩萬人。
制度“地基”筑牢后,立足市情實際,市人社局以“零工之家”為核心引擎精耕細作,不斷推進鄉鎮街道零工集市、零工驛站、零工服務特色街區建設,著力打造“1+11+N”零工市場(就業驛站)服務矩陣。固安縣的“退路進站”規范化市場、廣陽區的“數字零工”智慧平臺、永清縣的“一小時就業圈”等創新模式次第開花,持續為零工市場服務注入新內涵、拓展新維度,成為群眾就業增收的“好幫手”。
服務升級:從“粗放管理”到“精準滴灌”
服務缺乏針對性,政策覆蓋“一刀切”,難以滿足企業及不同求職群體的差異化需求。對此,市人社局通過采取精準分類、動態適配等措施,實現從“粗放管理”到“精準滴灌”的突破。
在“廊坊零工之家”,京東固安智能產業園招聘負責人張會征展示了“直播帶崗”的回放場景。通過“廊坊就業”抖音政務號,他們將智能化車間的工作環境直觀呈現給求職者,打破了“生產一線”的刻板印象。“這種沉浸式招聘讓求職者更加了解崗位詳情和就業環境,我們的招聘效率提升了40%。”張會征說。
針對零工群體存在的技能短板,我市開展“訂單式”職業技能培訓。近日,在“廊坊零工之家”,48歲的家政服務員王芳正在參加育嬰師培訓。“培訓免費還包就業,拿到證書后月收入能從4000元漲到8000元。”王芳的變化得益于政府部門與培訓機構開展合作,開設家政、電焊、月嫂等實用課程。
在權益保障方面,我市建立“檢察+人社+工會”勞動者合法權益保障協作機制,并通過“大數據+鐵腳板”模式,動態掌握零工就業情況,實現了“政策找人、精準推送”。
圖為市人力資源市場零工之家組織的職業技能培訓。
生態構建:從“單兵突進”到“全域協同”
做好零工群體服務保障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多部門、多層級服務力量共同參與。從早期的“部門單打獨斗、服務碎片化”,到如今“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多方協同”的全域生態體系,我市正通過制度創新與技術賦能,構建起靈活就業的“新生態”。
不久前,在廊坊開發區“零工之家”,22歲的高校畢業生李萌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在一家短視頻公司擔任兼職編導。“‘零工之家’平臺提供見習崗位和創業指導,讓我能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李萌的經歷折射出我市對重點群體的精準幫扶。
今年一季度,全市累計提供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崗位287個,為3222名高校畢業生發放各類促就業補貼2089.38萬元。
產業協同效應逐步顯現。我市聚焦現代商貿物流、高端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開展先進制造業促就業行動。“我們培育了‘大城絕熱節能達人’‘文安金屬線纜工藝師’等省級勞務品牌,讓零工就業更具競爭力。”王宏民介紹,僅在文安縣金屬線纜產業集群,“零工之家”與多家龍頭企業建立用工對接機制,累計帶動5萬余人就業。
我市持續深化與京津各行業領域合作,赴京津開展供需對接洽談活動,促進更多勞動者到京津高質量就業。今年一季度,我市聯合北京通州區、天津武清區開展大型招聘活動5場,發布京津崗位需求信息18期,征集崗位7.1萬余個,向京津輸出勞動力734人。同時,通過落實“通武廊”社保合作機制,推動三地零工群體參保、維權等服務互聯互通。
如今,行走在廊坊城鄉,“廊坊零工之家”的標識隨處可見。這個總面積超6000平方公里的就業服務載體,正成為千千萬萬靈活就業者的溫暖港灣,托起民生幸福的穩穩基石。
(資料片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供)
來源:廊坊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