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中國旅游日。作為旅游大省的湖南,將今年定位為入境旅游年。湖南不沿邊不靠海,發展入境游的底氣何在?5月18日至21日,湖南廣播電視臺廣播傳媒中心聯合張家界市委宣傳部、桑植縣委宣傳部共同舉辦了《直播湖南——不一 Young 的入境游》大型融媒體采風活動,國內外青年游客、港澳記者等40多人實地探訪長沙天心閣、張家界小三峽、桑植縣阿巴砦等特色地標景區,找尋湖南入境游火爆的密碼。
長沙與張家界,一城一山,一古一新,共同詮釋湖南文旅的多元魅力。本次采訪活動從長沙市出發,終于張家界桑植縣,以地標+美食+民俗文化串起兩地。天心閣景區作為“半部長沙史”的文化地標,通過“文化+科技”升級,將古建筑與聲光電技術融合,推出夜游項目,讓游客在登高遠眺中感受“四面云山皆入眼,萬家煙火總關心”的詩意。同時,長沙依托黃花國際機場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優化多語種服務、掃碼支付覆蓋等舉措,讓外籍游客暢游橘子洲頭、湘江夜游、文和友時更顯便捷。
在桑植縣阿巴砦景區,以少數民族銀帽子頭飾為原型打造的藝術建筑——女兒冠,宛如一位身著華服的少女,歡迎著各方來客。在這里,你可以聆聽土家族的山歌,感受那份質樸與純真;可以觀看苗族的銀飾制作技藝,領略那份精湛與細膩;還可以漫步于云端之上的吊腳樓民宿,享受管家式服務的細致入微。
而帶著濃濃的南方水鄉氣息的南灘草原,也是讓采風記者們流連忘返。連綿起伏的山坡上,滿眼都是翠綠草地,在欣賞美麗自然風光的同時,還可以聽著桑植民歌,感受露營和燒烤的樂趣。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湖南接待入境游客573627人次,同比增長41.24%,入境游客總花費超2.67億美元,同比增長29.29%。作為毗鄰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景區的桑植縣,雖然入境游方面起步稍晚,但借著張家界這塊“金字招牌”,去年入境游也達到了近9000人次。
長沙與張家界桑植縣文旅,只是湖南入境游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切片。今年年初,湖南18個部門聯合發布了《促進湖南入境旅游發展的十二條措施》。提出從打造世界級旅游品牌、加強入境旅游國際傳播和海外推廣、強化簽證和通關服務保障、提升國際交通通達度和便捷性、提升公共服務國際化水平、推進入境證件便利化應用、提升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水平、改善入境旅游購物環境、拓展新業態新生代新場景、強化入境旅游人才支撐等12個方面發力。這其中,張家界、長沙的備案旅行社實行兩地互通互認,湖南省長沙口岸和張家界口岸正式實施240小時(10天)過境免簽政策,更是構建了長沙、張家界之間的一個無縫的國際旅游廊道。
聯合國旅游組織旅游可持續發展張家界觀測點負責人、復旦大學旅游學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朝枝認為,要做大做強湖南入境旅游,要深挖文化IP,打造差異化體驗,完善入境服務生態,重點做好通關便利化,推出長沙黃花機場、張家界荷花機場的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聯合省內高鐵網絡設計“免簽游湖南”的高鐵動線,建立多部門協同的旅游投訴處理機制與安全防范機制。
歌里畫里,桑植等你!5月20日,本次采風活動還將推出大型融媒直播《直播湖南——不一 Young 的入境游》,直播間設立在桑植縣阿巴砦景區。屆時,湖南廣播傳媒中心記者、海外媒體記者將從美景、美食、文娛、便利化服務體驗等多個角度進行采訪,實時發回長沙、張家界以及桑植等地景區的實地體驗報道,全方位展示年輕人是如何玩轉湖南入境游。直播將在新華社秀我中國視頻號、馬欄山新聞視頻號、湖南交通頻道視頻號等平臺同步播出。
“天下唯器而已矣”,湖南正以山水為器、文化為器、創新為器,向世界發出邀約。打造全球游客心中的‘中國必選項’。在此,我們向世界發出邀請:請帶著好奇而來,攜著故事而歸——湖南已備好三千奇峰為筆、八百里洞庭為墨,等你寫下屬于自己的‘瀟湘詩篇’!通訊員:童輝 華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