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古槐街道大石橋社區,橋南街已熱鬧非凡。5月20日,一場以“幸福友鄰?運河大集”為名的促消費活動在此啟動,作為濟寧任城區古槐街道大石橋社區“16惠鄰集”品牌的首秀,它以“一站式便民服務+鄰里關系重構”為雙輪驅動,正式開啟了新時代社區治理中“熟人社會” 建設的探索之旅,積極響應“鄰里相識、互幫、文明、協創” 四大行動號召。
民生服務“接地氣”,煙火里藏著鄰里溫度
特惠購專區內,龍貴超市的貨架整齊排列,居民攤位上的貨品琳瑯滿目。針對日常生活剛需,這里推出“限時折扣+民生套餐”,超低價糧油百貨、新鮮直供蔬菜、非遺特色美食等商品一應俱全。居民李阿姨笑著說:“下樓就能買到實惠又新鮮的東西,價格還比外面便宜,太方便了!”此起彼伏的詢價聲、爽朗的談笑聲,讓社區的煙火氣里滿是鄰里間的熱絡。
醫療資源“聚人氣”,健康中傳遞互助關懷
“移動健康驛站”前,市立醫院、老年血管病醫院的專家們身著白大褂,正耐心為居民檢查。中醫理療、眼科篩查、心腦血管檢測等10余項免費服務,吸引了眾多居民前來。65歲的李奶奶測完血壓,拉著鄰居的手分享:“不用掛號排隊,專家直接給建議,社區這安排太周到了!” 在問診交流中,鄰里間不僅收獲了健康知識,更增進了彼此的關心與幫助,讓溫暖在指尖傳遞。
非遺美食“傳文脈”,舌尖喚醒情感共鳴
非遺專區宛如時光隧道,糖畫藝人手腕輕轉,麥芽糖瞬間化作栩栩如生的蝴蝶、靈動的游龍,引得孩子們圍聚歡呼;傳統叫花雞傳承人揭開荷葉,香氣四溢,勾起中老年居民對兒時街巷的回憶。熱豆腐的蒸騰熱氣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分享著各自的故事。非遺美食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成為跨越代際的情感紐帶,讓鄰里交流從簡單的點頭致意,升華為對傳統文化的共同熱愛與共鳴。
政策宣傳“強治理”,知識凝聚平安共識
政策宣傳專區創新采用“案例劇場 + 互動問答” 形式,讓政策解讀變得趣味十足。工作人員精心編排的反詐短劇,將常見騙術演繹得惟妙惟肖,引得居民們紛紛討論防范妙招;高考志愿填報公益指導臺前,家長們一邊交流孩子的成績,一邊向專家取經,現場形成“知識共享、難題共解” 的濃厚氛圍。活動當天發放宣傳資料320份,反詐知識知曉率提升40%,政策宣傳不僅提升了居民的自我保護意識,更凝聚起共建平安社區的共識。
品牌長效運營,編織“熟人社區”新網絡
此次“幸福友鄰?運河大集”為“16惠鄰集”品牌打響頭陣,古槐街道大石橋社區順勢將集市固定于每月16日在橋南街開市,讓“16惠鄰集”成為“鄰里匯”的特色載體,既持續擦亮品牌名片,又為鄰里互動搭建常態化場景。
下一步,古槐街道大石橋社區將“16惠鄰集”從多元參與角度激活治理活力:一方面鼓勵居民自薦成為“臨時攤主”,通過手工藝品分享、閑置物品置換等形式,讓集市成為鄰里交流的“微窗口”;另一方面邀請熱心居民擔任“集市協管員”,共同參與治理,推動社區從“單向供給”向“鄰里共營”轉變;同時,引入更多便民項目、組織互動活動,讓集市既承載便民服務功能,又成為“鄰里匯”的情感聯結平臺。通過“16惠鄰集”與“鄰里匯”實現深度融合,逐步構建起“鄰里相識、互幫、文明、協創”的熟人社區生態,最終實現從“陌生社區”到“溫暖鄰里匯”的美好蛻變。
(供稿:濟寧市任城區古槐街道大石橋社區 車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